近日,隨著中國電信江門分公司人員安裝上最后一組5G RRU設備,黃茅海大橋通信網絡5G信號實現全覆蓋。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和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于2024年12月11日全線開通。它不僅是繼深中通道之后廣東省又一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粵東粵西的超級工程,也是江門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大廣海灣開發建設、打通大灣區至粵西地區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長約31公里,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橋,這一新通道,將有力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
2020年,從黃茅海跨海通道打下首根鋼管樁開始,中國電信江門分公司(以下簡稱江門電信)便積極參與到這一“海上長龍”的通信網絡保障與建設中來。2020年6月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開工儀式在臺山市赤溪鎮舉行,江門電信作為主要通信保障運營商,為開工儀式視頻直播提供5G信號,此次通信保障工作獲得了主辦方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正是從這一天開始,江門電信對黃茅海跨海通道臺山區域二十多公里的各作業區啟動7*24通信建設需求響應,這一工作制度,已經持續整整四年半時間,通車后的通信服務保障,也將時刻在線。
2021年,海上施工便橋建成后,江門電信沿施工便橋鋪設光纜達到20公里,除了開通保障海上作業區通信使用的專線,還必須解決大橋建設者生活區的網絡覆蓋,以滿足工程人員的上網需求。江門電信網絡建設人員不顧海面作業艱難,同步新建6個簡易基站,使得跨海通道施工區域和生活區域均實現完善的網絡覆蓋。經歷這一千多個日夜的江門電信網絡建設者回憶道:“四年多來,我們網絡建設的施工環境從海面到橋面、從沿海山頂基站到橋梁內部結構涵洞,相當復雜。”施工環境復雜,光纜經常損壞,江門電信網絡維護人員7×24小時隨時響應,高效解決各類網絡故障。中國電信高質高效的網絡建設,為臺山區域沿線20多公里的施工作業的單位的施工過程提供了順暢的網絡環境,自始至終為跨海通道建設提供全程全網的有力保障。
(來源:廣東電信;作者:潘舟)
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約31公里,其中跨海段約14公里。要讓信號無懼距離,穿越重重壁壘,其建設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有媒體記者將整個工程形容為“風中穿針,海上繡花”。其中,作為通道的關鍵節點,黃茅海跨海通道2×720米的跨徑使其成為世界最大跨徑的三塔斜拉橋,橋面段位于開闊洋面上,信號容易受到反射和干擾,同時黃茅海通道位于珠江西側入海口,是臺風高發區域,因此,電信的外掛設備必須具備良好的抗風能力。四年半以來,電信人克服臺風天氣、工期緊張等重重困難,全力以赴跑出網絡建設“電信加速度”。近日,黃茅海跨海通道中國電信5G基站全部順利開通,5G信號飛躍碧海清波,在粵港澳大灣區新通道上實現高質量全程無縫全覆蓋。(作者:潘舟)
來源:廣東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