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夔州兔業育種中心
奉節,締造了“一棵樹養活30萬人”到“一棵樹致富30萬人”的產業奇跡。如今,一只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小兔子”,正奮力奔跑在山區庫區強縣富民的道路上,演繹著“三年‘蹦’出14億”的產業神話。
2022年,奉節縣引進一批伊普呂(法國)祖代種兔,兩年時間,它繁殖的父母代商品兔就成了奉節養殖界一顆耀眼的“明星”。
“媳婦兒,快把產箱給我!”位于長江南岸的奉節縣永樂鎮哈妹兒養殖場200多只母兔趕在一天抱團“分娩”。養殖場負責人黃銳從兔籠的這頭忙到那頭“接生”,他從籠子里捧出一個個兔仔,小心翼翼地放進干凈的“新家”。妻子葉玉蘭也忙得不亦樂乎,她嫻熟的將準備好的催奶物黃豆倒入兔槽,精心的給剛產仔的母兔伺候“月子”。
“兩個圈舍,27天左右出籠一批,產崽一批。”肉兔從出生到出欄,基本上月月“新老交替”,次次“雙喜臨門”,這樣的產能讓黃銳難掩喜悅之情。
2023年,在外漂泊的黃銳回到家鄉,與夔州兔業簽訂統一兔舍、統一設備、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防疫、統一49天繁殖模式的“六統一”養殖協議,并引進300只法國伊普呂種兔,公司免費選址規劃養殖場、免費進行養殖技術指導。2024年1月,種兔產下了第一批兔崽。經過兩個半月的養殖,72日齡的肉兔體重達2.6kg左右。2024年3月初,他的第一批商品兔成功出欄2450只。
“當時的肉兔行情下跌到5元每斤,不少養殖散戶血本無歸,瀕臨破產,但夔州兔業仍以8元每斤的保底價格兜底進行了統一回收。”黃銳介紹說。
4萬多元的市場差價由公司兜底保障,有效規避了養殖風險,這給黃銳持續發展壯大肉兔產業吃下了一顆定心丸。2024年6月,黃銳進一步擴容增量,從夔州兔業引進了330只種兔。“截至目前,已經出欄了八批商品兔,出欄量14000余只,純收入21萬元。”
“實行‘公司+農戶’的利益捆綁發展模式,以高于養殖成本的最低保護價收購,農戶不怕養不好、不怕賣不出、不怕價格降。”夔州兔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銳的經歷是奉節肉兔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奉節縣通過租賃經營、投資共建、自繁自養、企繁戶養、代養帶動、勞務帶動等模式,利益聯結723戶2763人,人均增收8600余元。
如今,肉兔產業一躍成為了奉節縣鄉村振興的又一主導產業,養殖模式在30多個鄉鎮復制推廣。截至2024年底,全縣家庭農場增至115戶,養殖單元183個,已建成標準化兔舍面積14.08萬平方米,配套全國最先進的品字型歐式標準兔籠16.5萬套,育種中心年提供父母代種兔20萬只,為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育種中心。據統計,2024年,全縣商品兔出欄量達到500萬只,在2023年221萬只出欄量的基礎上翻了一番以上,預計綜合產值達8億元。奉節縣農業農村委從中國畜牧業協會了解到,當前,奉節縣已建成全國最大肉兔生產縣。
“預計到2025年底,全縣將實現肉兔年產1000萬只、綜合產值超14.5億元。依托‘奉上好品’平臺持續打造‘奉節肉兔’產業品牌,兩年時間,奉節實現了肉兔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快速崛起。”奉節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2022年,奉節縣招商引入國家級龍頭企業——禾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7.8億元,建設1000萬只肉兔全產業鏈項目,實施“三年行動方案”,用三年時間,建設1萬只祖代種兔場,1萬只父母代商品兔示范場,20萬噸飼料廠、400萬只屠宰場和1000噸兔肉食品加工廠各一個。充分利用上游種兔、飼料,下游屠宰、食品加工的利潤補貼中游養殖薄弱環節,打造“奉節肉兔”區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強兔產業總規模。據分析,整個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總產值14.5億元,利稅1.4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帶動養殖戶總收益1億元以上。(馬兵? 榮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