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以來,湖北共發出暴雨、地災等預警1.2萬次,每次“吹哨”直達鄉鎮責任人,基層干部爭分奪秒完成1380次轉移,讓4.9萬群眾及時脫險。全省有28個成功避險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鵬翔 閆睿 侯文坤
江河湖庫眾多,作為長江干流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防汛歷來是湖北“天大的事情”。而且,三面環山,地貌類型多樣,山體地質結構不穩定,地質災害防治難度大。
基層一線是防控風險、排查隱患和應急處置的最前沿。湖北面臨大學生村官增多、基層換屆后部分村“兩委”干部應急能力亟待提升的客觀情況。
今年汛期前,湖北省應急管理部門配合組織部門聯合以“黨建+應急”模式,對基層干部開展防災避險培訓。結合理論講授與案例分析、思想武裝和業務輔導,筑牢從思想到行動的防線,確保關鍵時刻“叫得應、叫得醒、叫得動”。
今年湖北防汛應急響應長達52天,一度啟動并維持防汛三級應急響應。面對汛期的各種風險,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成功轉移避險4.9萬人,無人員因汛因災傷亡,有力推動被動救災向主動避險轉變。全省有28個成功避險案例獲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上千次轉移:避險“跑”在災害發生前
“這張卡起了大作用,一敲鑼馬上跟著干部走?!焙笔∠虒幨邢贪矃^汀泗橋鎮汀泗橋社區76歲的獨居住戶張晚先老人回憶起6月22日前后的那場暴雨,仍心有余悸。不過,老人指著家門口的“應急轉移避險明白卡”告訴記者,社區來張貼明白卡時就給細致講了一遍如何應急避險,“關鍵時刻怎么辦我們心里都有數”。
8月31日,今年主汛期結束。主汛期短短幾個月,湖北遭遇了13輪暴雨等極端天氣,94個氣象站點日降雨量刷新紀錄,超警戒水位堤段高峰時達1931公里。
平安度汛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湖北基層一線面對災害預警在關鍵時刻“叫得應、叫得醒、叫得動”。
“山體在變形,趕緊讓村民撤離!”6月28日9時,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采花鄉星巖坪村,群測群防員張啟貴發現不遠處山坡開始掉落土塊,趕緊沖進山后70多歲的彭洪儒家,將一家5口及時帶出。20多分鐘后,坡體出現大面積坍滑。“叫應必須叫醒,叫醒必須叫動?!睆垎①F說,村黨支部書記王天龍從省里培訓回來后,又給全村群測群防員傳授經驗,“幫助我們多做幾手準備,心里更有底”。
今年汛期前,湖北對全省村級(社區)書記開展防災避險實踐培訓,通過“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實踐教學,重點瞄準打通臨災處突的“最后一百米”。汛期期間,基層一線多次成功避險避災。
“一年淹兩次水,快20年沒見過了。社區干部很負責,帶著我們及時撤離安置?!毕虒幨邢贪矃^汀泗橋鎮汀泗橋社區79歲的住戶許學德說。該社區常住人口866戶,絕大多數是老人和留守兒童。
氣象紅色預警、山洪警示、地災預警、河湖水庫超警戒……6月22日,咸寧市22個氣象站監測到特大級別暴雨,城區最大日降水量達356.2毫米,突破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汀泗橋社區黨總支書記周芬說,21日深夜,水位開始上漲,自己通過安置在河邊的攝像頭及時監測水位,并在微信群內預警。22日凌晨4點多,洪水漫過河岸,便果斷決定帶領住戶撤離,村里的預警廣播響起來,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駐村工作隊20人分組動起來,挨家挨戶叫應,幫住戶將家用電器抬至高處,囑咐帶好換洗衣物等,沿著疏散方向撤離,同時和電站聯系斷電事宜。全社區隱患點上38戶73人,安全轉移至社區電影院住了3晚。兩位90歲高齡、有基礎疾病的老人被送至醫院看護。
聚焦防控風險、隱患排查和應急處置的基層一線,湖北著力打造預警發布部門“叫”與基層防汛責任人“應”的有機銜接,形成“叫應”閉環,逐步構筑起防災減災靠前防線,推動被動救災向主動避險轉變。
據了解,今年汛期以來,全省共發出暴雨、地災等預警1.2萬次,每次“吹哨”直達鄉鎮責任人,基層干部爭分奪秒完成1380次轉移,讓4.9萬群眾及時脫險。
湖北水建工作人員在襄陽市襄州區積水嚴重的民發片區用水泵抽排積水(2024年7月14日攝) 張凌攝
黨建+應急:筑牢思想與行動的“安全堤壩”
“湖北的雨下得急,如果下在交通不便、地勢陡峻的山區,災情處置、災后安置的難度大,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設想……”在6月初的一場培訓上,中共湖北省委黨校教授李珊珊面向接受培訓的基層干部用一個個實例舉證強調,要從防汛應急處置中深刻領悟“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緊緊依靠人民防汛減災。
由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彭學文主講的另一場培訓上,除了分析今年防汛抗旱形勢,他同時囑咐大家回去后,從哪些方面做好防汛物資和搶險救援隊伍準備,做好強降雨期間重點部位巡查和風險隱患排查,如何按照預警叫應機制及時動員群眾,及時組織避險轉移、搶險救援救災安置。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暴雨及強對流等極端天氣多發頻發,雨季及早預警、轉移避險至關重要。轉移避險最終要靠基層干部落實,湖北已有幾年沒發生過大的汛情,加之大學生村官增多、基層換屆后有的基層干部防災避險能力不足,對“誰要轉、何時轉、怎么轉、往哪轉”等存有疑惑,無論是思想認識,還是專業知識,都難以滿足當前防災減災的現實需求。
找準基層的需求點和薄弱環節,湖北省應急管理部門配合組織部門,通過“黨建+應急”模式,從正面啟示、反面警示切入培訓,讓黨支部戰斗堡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汛期轉移群眾、重建家園等方面充分發揮,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推動從思想認識到行動實踐上全貫通。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吳龍海介紹,今年汛期前,應急管理部門配合組織部門舉行了多輪基層黨建+防災減災專題培訓班,面向村、社區主職干部,組織觀看教育警示片,并將講授黨課與輔導防汛備汛業務有機結合起來,受到基層干部歡迎。
“過去兩張皮,現在一條線。湖北過去3年沒發生過大的汛情了,在關鍵節點開展專題培訓,是一個很大的提醒。黨課結合實際,防汛技能管用,聽后意識到自己責任很大,知道該干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咸寧市汀泗橋鎮黨委書記寇紅說。相比過去單一的業務培訓,“黨建+應急”培訓既有理論講授,又有案例分析,既有思想武裝,又有業務輔導,用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的辦法,打通臨災預警“叫應”的最后一百米。
培訓中,一個個鮮活的正面和負面案例,讓參與培訓的村、社區支部書記們深受觸動,差幾分鐘,就是人命關天?!盎鶎狱h支部是戰斗堡壘?還是一沖就垮?汛情前、災情前就是考驗,群眾這時就看著你,也靠著你呢。”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土城鄉黨委書記付德山說。
臨災預警“叫應”:又壓擔子又教方法
7月1日,咸寧市通城縣五里鎮金塘村黨支部書記毛明輝和縣地質災害專業人員在開展地質災害巡查時,發現村七組李友林家屋后山體斜坡存在崩塌變形跡象。發現險情后,立即上報,并對一家人進行勸導,但當天下午3點左右上門勸說撤離未果。“他們說住了一二十年,沒事的。雨一直下,我們不放心,傍晚又跑去他家,果斷帶著68歲的李友林和5個小孩撤離?!泵鬏x說,當晚近十點,李友林屋后山體發生崩塌,所幸人員已提前轉移。
“汛期前接受培訓,教我們如何排查災害點、怎樣轉移群眾。回來后,我們進一步細化了預案,繃緊了這根弦。”毛明輝還向記者展示了細分到村各組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各組情況、風險隱患點、轉移方式及線路、轉移對象安排、搶險負責人、注意事項等一目了然。
“面向基層不能‘只壓擔子不教方法’?!弊咴L中,不少基層干部群眾表示,經歷今年汛期的實踐,切身感受到“黨建+應急”培訓模式,既未雨綢繆解決基層干部和群眾關切,又順勢而為推動基層黨建深入基層、入腦入心,讓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形成了閉環?!巴ㄟ^培訓提高了認識,遇到險情需要轉移群眾時也不會手忙腳亂?!背珀柨h高枧鄉石咀村黨支部書記廖勝明表示。
湖北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防汛專業性強,要通過有效幫教,帶動基層干部繃緊弦,保持精神上的警覺,行動上的迅速,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
下好監測轉移“先手棋”,打好防災避險“主動仗”。今年“黨建+應急”培訓后,不少村“兩委”干部學用結合,組織群眾教育培訓和轉移避險演練,逐步形成氣象等部門發布預警“叫”,基層在處置中有力“應”的良性互動,干群共同吹哨、專群結合預警,關鍵時刻及時預警、果斷撤離。6月21日,英山縣接到預警后,僅用160分鐘就轉移了地災隱患點上的1306名群眾。7月9日深夜,秭歸縣三星店村突發山體滑坡,206位鄉親因及時預警提前轉移……
一個個成功避險的案例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是關鍵”。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長梁鎮羅家嘴村黨支部書記李繼初說,當地去年“7·4”強降雨造成山體滑坡災害的危急時刻,48名黨員、17名流動黨員沖在一線,叫醒了睡夢中的村民。后期,縣里多舉措幫助房屋受損嚴重的22戶人家在4個月內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