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黃豁 陶冶 周聞韜
重慶市江北區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之濱,因江得名,因水而興。穿越秦嶺奔騰1300多公里而來的嘉陵江在江北嘴注入長江后,接過“接力棒”的長江繼續沿著江北區繁華的岸線向前奔騰,大江東去。
2017年7月25日,市民在江北紅旗河溝立交“橋下花園”歇息、納涼 王全超 攝
如同江水一樣,歷史悠久的江北區近年來也正在經歷一場發展理念的“接力賽”——從工商并重到生態引領,一個直轄市高度發達的中心城區將生態作為一種自覺,引領全區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半月談記者走進江北,近距離感受一個大都市是如何實踐“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
大都市的生態自覺
前不久,經常在重慶北濱路散步的市民們發現,停靠在江邊十多年的“壩壩漁船”開始被拖移、拆解,原本漁船成排的江岸正被成片整潔的空地所取代。
上世紀末以來,在長江、嘉陵江邊大大小小的“壩壩漁船”上吃新鮮的“河魚”是重慶市民樂此不疲的喜好。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停靠在江邊的“壩壩漁船”數量也越來越多,甚至有漁民把家搬上了船。然而,這些沒有取得任何經營資質的餐飲漁船,不僅存在安全隱患,餐飲和生活污水更是直排兩江。
今年4月,一場前所未有的集中攻堅行動在江北區率先展開。“全區11個部門組成工作組,與船主面對面交流,不僅講法律,講政策,也為他們上岸經營想辦法,找出路,幫助他們轉型。”江北區交委副主任張大勝說,僅用40余天,江北區相國寺碼頭和忠恕沱附近的40艘非法餐飲漁船全部完成拆解工作,漁船經營戶主動選擇上岸經營。
清理“壩壩漁船”只是當地保護母親河行動的一個縮影。江北區委書記李維超告訴半月談記者,重慶地處長江上游,江北又處在長江重慶段的上游,必須擔起上游責任,按照中央對重慶提出的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要求,保護好104公里江岸線。
為了保護好一江清水,江北區重新“審視”占全區經濟總量23%的第二產業,既算“經濟賬”,更算“生態賬”,先后關閉了青陽藥業、長安汽車鯉魚池廠區及大石壩廠區等重污染企業,嚴格生態環保準入門檻。
“也許有人認為,‘兩山’理論主要針對那些發展程度不高,生態資源豐富的山區或者貧困地區,與城市關系不大。但我們認為,越是高度發達的城區,越應當有綠色發展的理念,實現人、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李維超說。
定力十足,不搞盲目開發
從重慶最繁華的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往東40公里,是江北轄區內唯一的“農村”——五寶鎮。全鎮約占江北區面積五分之一,緊鄰長江干流,森林覆蓋率高達46%。是隨著城鎮化推進直接被拓展為城市,還是保留農村原貌任其自由發展?江北區也有自己的考慮。
江北區將五寶鎮定位為大都市的“綠色氧吧”和“后花園”,把轄區內廣闊的田野、綠色村莊和森林資源按照功能定位分為開發建設、保留開發、自由流轉、生態涵養四大區域。其中開發建設區僅2.82平方公里,不及全鎮總面積的10%,主要布局生態康養產業,工業企業、污染企業禁入。
五寶鎮黨委書記陳偉告訴半月談記者,起到城市“留白”作用的五寶鎮雖然不搞大開發,但也不是無所作為,需要通過綠色發展,讓五寶的生態優勢得以顯現,實現城鄉共贏。
“這兩年前來考察的國內知名企業不下20家,但大多不符合我們對五寶的定位,我們會繼續保持定力,歡迎真正愛護這片綠水青山的投資者。”陳偉說。
盛夏時節,半月談記者漫步在長達18公里的五寶鎮濱江路上,感受不到都市的喧囂。五寶鎮副鎮長胡佐忠告訴半月談記者,這條濱江路區財政投入1.75億元左右,本來是為了方便沿江幾個村村民出行,但由于緊靠長江,風景秀美,每到周末,許多市民便從城區自駕過來玩。
2017年11月12日,重慶鐵山坪森林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在重慶江北區鐵山坪森林公園鳴槍起跑,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王全超 攝
“今年我們在濱江路旁種滿了美麗的格桑花,下一步還要配齊廁所、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同時發展休閑、騎行、健身、旅游觀光等產業,讓更多市民在這里享受和大自然親近的時光。”胡佐忠說。
半月談記者發現,在江北,五寶不是唯一的“留白”,作為重慶主城“四山”之一的江北明月山2007年就頒發了“禁建令”,17平方公里的整座山迄今無一開發項目,全部由耕地農田和林地組成。去年9月,江北區農委聯合一家民間環保組織調查發現,明月山上仍然生活著灰胸竹雞、中國豪豬等野生動物共計4目5科8種,其中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
“在人類活動頻繁的城市擁有這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尤為可貴。”江北區農委森防站站長包文兵說,近些年,不斷有開發商看上明月山這塊寶地,希望開發房地產項目,但區里始終定力十足,絕不盲目搞開發。
產業植入生態“基因”
一產幾乎為零,二產23%,三產77%,只有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地方應當如何實現經濟的綠色發展?江北區選擇將產業發展植入生態“基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設在重慶江北區的海爾集團生產線
去年以來,江北區提出全力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加快成長,打造全市領先的智能產業示范區。其中的重頭戲,就是對長安汽車和海爾電器這兩家江北支柱企業的智能化改造予以支持。
長安汽車加大了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研發投入力度,目前已掌握智能互聯、智能交互、智能駕駛三大類60余項智能化技術,實現中國首個長距離汽車無人駕駛;海爾則以智能家居為龍頭,開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集成創新,搭建由大規模制造轉變為大規模定制的智能互聯工廠。
江北正通過旅游、文創、互聯網等“生態化產業”,盤活城市資源,實現城市有機更新。6月底,位于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的鯉魚池42號藝術商業公園正式開街。這里原本是一座廢棄工廠,如今被打造成綠色生態坡地式的文創街區,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去年,全區文旅產業增加值達58億元,占GDP比重6.7%,年均增長15%,旅游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市級文創園數量居重慶全市第一。
江北,這座山水相依的大城,一股生態自信的力量正在孕育。
編輯:徐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