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礦區位于河北省南部,總面積353平方公里,轄9個鎮、1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67個城市社區,157個農村社區,是一個工農交叉、城鄉交錯的資源型老工礦區。
近年來,峰峰礦區持續不斷抓鄉村振興,償還生態欠賬、基礎設施欠賬、人居環境欠賬,從最基礎、最關鍵、農民最關心的領域入手,統籌推進全域垃圾治理、全域污水治理、全域廁所改造、全域國土綠化、全域“四好農村路”建設、全域拆違及生態修復、全域規劃管理、全域美麗庭院、全域亮化和美化等“九個全域”建設,使峰峰農村的面貌有明顯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有突出進步,全區生態環境更加優良,發展紅利惠及更多農村群眾。實現了“礦區到景區”的華美蝶變,為資源型礦區轉型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峰峰經驗”。
提升“顏值”塑強“氣質”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廁是“細胞工程”。而改廁的關鍵在于改水,一是自來水的供給;二是下水道的鋪設;三是污水的集中處理。2019年,峰峰礦區啟動全域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目前,峰峰礦區所有農村已基本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普通農戶幾乎都用上水沖式廁所。
突出“補欠賬”與“做優勢”并聯協調。峰峰礦區啟動了采煤沉陷區水資源利用與生態修復工程,工礦疏干水、地表徑流通過濕地的沉降、過濾變成了清流,精心打造的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清泉公園等十余個串狀水系和濕地,形成“一網、四帶、多水面、多濕地”的水生生態格局。昔日高低坑洼、雜草叢生的沉陷坑、黑水塘,逐漸成為多種候鳥遷徙的中轉站和棲息地。強力實施礦山、荒山、煤矸石山“三山同治”,持續推動“礦山”變“青山”,90處露天礦山全部清零;16座矸石山全部實現抑塵治理,修復面積達5000余畝。荒山、荒坡新增綠化面積8萬余畝,修復后的北響堂森林公園晉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南響堂森林公園、響堂生態谷等一批山體公園建成開放,為峰峰群眾增添了多個“天然氧吧”。截至目前,峰峰礦區森林覆蓋率達36%。
萬畝秀林楓葉紅了 郝群英/攝
“顏值+內涵” 搭乘發展快車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愁”。深秋時節,峰峰礦區義井鎮萬畝秀林內的500多畝紅楓由綠轉紅,吸引游人前來觀賞。
近年來,峰峰礦區一方面加大對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搭建招商引資平臺。義井鎮引進鑫伯特、綠坤兩個農業生態園,按照“龍頭企業+基地+家庭農場”模式,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標準化育苗、統一管理技術,農民既參加勞動取得報酬,又可集資入股獲得分紅,僅鑫伯特農業生態園就流轉土地1萬多畝,帶動周圍2000余戶增收。
“一村一韻、一村一景”,峰峰礦區區委、區政府積極引進社會資本,盤活集體資源,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開啟了“空心村”向“文化創意村”的蝶變之路。如今,每逢周末、節假日,前往張家樓村的游客絡繹不絕;和村鎮集賢村將老村整體轉租發展特色民宿,成為網紅打卡地;響堂水鎮以景區打造為龍頭,帶動村莊走旅游發展新途徑;“景區+村莊+企業”互助型的義井鎮李莊村,成為全市旅游扶貧典型案例。2019年,峰峰游客總數較2016年翻了三番,帶動就業6萬多人,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作者: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宣傳部張坤 編輯:王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