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中國角于當地時間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開幕。大會期間,中國政府機構、研究機構、產業協會、企業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圍繞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中國能源轉型與新能源發展、中國碳市場創新與管理實踐、“一帶一路”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AI助力氣候韌性發展、氣候投融資、數字化轉型與全球氣候治理、防范氣候風險等內容舉辦豐富的邊會活動。
當地時間11日上午,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參加“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圍繞“產區、產業、產品”分享茅臺集團的美麗中國典型實踐。
王莉說,茅臺作為中國白酒企業的代表,茅臺的現代化,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致力于保護產區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和提供生態產品,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路徑。
茅臺的“兩山”路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引領保護“綠色產區”,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格局。一直以來,茅臺始終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累計捐資超4億元人民幣,助力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通過主動開展流域保護,筑牢生態屏障和積極推動流域共治,促進區域發展兩個方向推進赤水河流域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保護好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的良好生態,讓茅臺酒繼續香飄世界。
二是推動發展“可持續產業”,維護“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白酒作為傳統發酵產業,離不開適宜的土壤、氣候、溫度、濕度等自然條件。于茅臺而言,15.03平方公里核心產區內獨特的“山水林土河微”生命共同體,是釀造茅臺酒的關鍵。因此,茅臺始終堅持以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為基礎,推動產業可持續綠色化發展。茅臺通過構建“資源-產品-消費-再生資源”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全產業循環利用,積極研究運用各類技術手段,提升產業鏈綠色化水平。
三是堅持釀造“生態產品”,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近年來,茅臺通過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不斷厚植茅臺酒的生態屬性,探索出了一條以茅臺酒為產品媒介,“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相互轉化的路徑,實現了極大的價值轉化。首先是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茅臺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態,釀造出茅臺美酒。2024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收12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5%,是全球唯一千億人民幣級別的超級大單品。其次是經濟價值向生態價值轉化。茅臺集團將年度營收的1.5%作為環保專項資金,通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開展“雙碳”行動實施節能減排。科學測算一瓶茅臺酒的“碳足跡”和“水足跡”,明確重點環節,采取措施降碳減水。預計到2030年,每一瓶茅臺酒全產業鏈的碳排放和水消耗將分別降低20%和30%以上。
據了解,國際知名指數公司MSCI公布的2024年ESG評級結果中,貴州茅臺評級由B級上調兩級至BBB級,評分5.7分,位居國內蒸餾酒和葡萄酒行業第一。MSCI ESG評級旨在衡量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及治理等維度的關鍵議題下的風險敞口和管理能力。本次MSCI ESG評級報告顯示,貴州茅臺在環境、社會及治理三大維度的七項議題評分全面提升,其中在水壓力、產品碳足跡等環境議題的表現已高居全球行業前沿水平。
記者:孟菁 劉愷
編輯:陶霖
配音:董非
新媒體編輯:杜利偉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CNC)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