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海南博鰲12月2日電(記者沈寅飛、丁雅雯)錦繡江山,如詩如畫,北國大雪紛飛,海南溫暖如春。此時,南海之濱,海南博鰲,一場關于指數賦能發展的主題年會在這里如期舉行。
12月2日,來自各地政府部門、知名企業、研究機構等代表,齊聚2024企業家博鰲論壇,參加“江山多嬌 秀我中國”——新華指數賦能高質量發展2024主題年會,共話指數賦能地方經濟轉型,促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圖為新華指數賦能高質量發展2024主題年會現場
本次年會由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新華社山西分社、安徽分社、內蒙古分社等共同主辦,新華指數研究院承辦。
用數字“描繪”時代畫卷 指數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復雜的經濟形勢面前,指數以敏銳的數字視野觀察著歷史之變、時代之變。
縱觀指數經濟發展史,新華指數通過資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產出數據流,通過有體系、有邏輯的流動數據,提煉思想、提振信心、提高產值、提升品牌、提起凝聚發展的力量。
從文化IP價值到數字文化價值,從區域產業到城市發展,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指數以數字語言精準描繪各行各業的時代畫卷,并逐漸成為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副局長王杰深有感觸地說,內蒙古是一片能源發展“沃土”,正全力推進傳統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在能源數智方面,內蒙古堅持以數字科學引導能源產業發展,同新華指數共同研發推出了內蒙古現代能源經濟四支指數,反映自治區現代能源經濟和新能源發展水平,有力推動了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年會以‘指數矩陣’的形式,發布了山西十幾支指數項目,涉及工業、農業、旅游業等多個領域。這些指數的集中亮相,反映了山西各地在轉型發展中特色產業的新成就,也說明了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石新杰說。
安徽阜陽界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曹偉介紹,2021年界首率先在全國發布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指數。通過該指數的發布,目前界首已與多個地區進行了循環經濟方面的溝通交流,使界首循環經濟產業迅速向高質量發展。
“指數矩陣客觀體現了山西各類特優特色產業的市場行情、產業發展水平,清晰反映了山西省經濟結構調整的顯著成效,為山西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經濟轉型注入新動能。”新華社山西分社社長趙東輝表示,從傳統的能源產業到新興的文旅、高新技術等領域,新華指數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不斷為企業提供優化改進方向,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指數是數字治理的國際語言,是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連接點,是勾勒產業經濟和區域發展的經緯線,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高質量發展成效。”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梁智勇表示,在現代產業的標準引領、品牌塑造、話語體系、價值再造等方面,指數發揮著催化劑、推進器、放大器的作用,引領資源合理配置,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足跡”遍跡大江南北 構筑全新運維體系
冬去春來,夏隱秋至。指數在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始終沒有停下腳步。
時至今日,在長三角腹地,在黃河兩岸,在云貴高原等地,一批綠色指數、芬芳指數、甜蜜指數、幸福指數相繼研發并投入運行……新華指數的“足跡”也遍布大江南北,并見證著眾多地方經濟和產業的發展。
“青海的柴達木有機枸杞、玉樹野生冬蟲夏草,廣西的賀州香芋、隆安火龍果……這些地方特優產業都出現在相關農產品指數地圖上。新華指數以價格指數為核心的一系列數據流、信息流,‘流’進鄉縣、園區及產業鏈上下游市場主體,幫助當地更好地規劃生產和銷售。”新華指數研究院負責人曹占忠說。
在各地,指數這一數字化工具正在為產業發展注智賦能。如此前發布的新華·中國(延安)蘋果產業發展指數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展現延安蘋果產業發展全景,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解市場運行的數據參考。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正如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宏蘭在年會中所言,作為我國蘋果主產區之一,2024年延安市蘋果產量已達499萬噸,占陜西總產量的1/3。目前,延安正奮力建設蘋果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而指數也將為延安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數字動力。
本次年會還集中發布了新華·柴達木枸杞價格指數、新華·文水鋼模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等數十支分屬不同系列的指數。
圖為新華社山西分社社長趙東輝、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李月、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侯振全等見證簽約環節
面向未來,新華指數將持續發揮國家級平臺資源優勢,聚焦各地產業發展所需,構筑“指數+傳播+智庫+運營”的運維體系,以指數獨特的數字化語言,“秀”出一片多嬌的祖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