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1月25日電 題: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河北產業轉型升級進行時
“壯士斷腕”壓產能,“只爭朝夕”促轉型。錨定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目標、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的河北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趕考”轉型路,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決去:“老”產業瘦身健體
“吃進去廢鋼,吐出來精品。”在石家莊市井陘礦區,完成退城搬遷、正式投產的河鋼集團石鋼新區,實現電爐短流程煉鋼、全流程智能制造。生產的齒輪鋼、軸承鋼、彈簧鋼等精品鋼材,成為諸多細分市場應用領域的隱形冠軍。
河鋼集團石鋼公司發展規劃部部長楊進航說,以廢鋼為主要原料,短流程煉鋼生產工藝從源頭降碳。經初步測算,相比老廠區,石鋼新區噸鋼綜合能耗降低62%,噸鋼水耗降低46%,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75%。
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鋼鐵是河北支柱產業,但“一鋼獨大”的結構,也曾有產業失衡、污染物排放過多的弊病。
2021年4月2日,工人在河鋼集團石鋼公司軋鋼車間控制室工作。(梁子棟 攝)
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河北省發改委負責人說,不因市場回暖而放慢節奏,不因困難加重而減弱力度,不因影響稅收而動搖決心。河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化解過剩產能,鋼鐵等六大行業全部超額完成國家和省定去產能任務。其中,鋼鐵產能由峰值的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保定、廊坊、張家口實現“無鋼市”目標。
近年來,河北還壓減退出煤炭5500多萬噸、水泥1100多萬噸、焦炭3100多萬噸、平板玻璃4900多萬重量箱、火電裝機230萬千瓦,淘汰整治“散亂污”企業13萬余家。
傳統優勢產業“瘦身”,同時也在“健體”。2018年以來,河北部署開展“萬企轉型”,鋼鐵等產業加速提質升級,河鋼集團聚焦發展精品鋼,成為國內第一大家電用鋼供應商、第二大汽車用鋼供應商。
唐山市一家汽車鋼板生產企業的工人在給剛生產出的鋼板粘貼批號標簽。(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延伸產業鏈、提升創新鏈、穩定供應鏈、暢通物流鏈。”河北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說,河北對12個重點行業逐一梳理,明確龍頭企業、關鍵供應商,抓好產品配套,補齊短板弱項。重點打造鋼鐵萬億級產業鏈,裝備制造、石化2個5000億級產業鏈,生物醫藥、新能源、食品、紡織服裝4個3000億級產業鏈。12大主導產業2020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4%。
主動調:“新”動能生長集聚
手機,可像紙一樣折疊,卻看不到折痕;屏幕,可自由伸縮,寬窄隨心而動。廊坊市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里,各類柔性屏應用產品科技感十足。“未來,柔性屏將會在不同物體表面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公司品牌中心總經理楊淑娟說。
依托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以維信諾、京東方兩大龍頭企業為牽引,廊坊固安已集聚上下游企業40余家,正在加快培育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一面做“減法”,一面做“加法”和“乘法”。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河北加快創新發展和新動能培育,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1年8月19日,在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正在裝配調試充電樁設備。(梁子棟 攝)
“十三五”時期,河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2%,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3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4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8.7萬家。三次產業結構由過去的“二三一”調整為“三二一”。
今年前三季度,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蓄勢發力,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1倍,工業機器人增長52.6%,太陽能電池增長70.8%,電子元件增長32.5%。
“創新發展動力持續增強,新動能加速壯大。”河北省統計局副局長周國華說,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顯示出經濟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
加快轉:“特”經濟風生水起
工廠開足馬力,“網紅”直播火熱,新品發布繁忙……入冬以來,“中國羊絨之都”河北清河縣,各大羊絨企業進入產銷旺季。羊絨是清河特色產業,全縣從業人數超過10萬。然而清河羊絨產業也曾有附加值低、品牌不強的短板,甚至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河北及時引入知名工業設計機構與清河羊絨企業合作,提升產品檔次。“設計賦能”后的清河羊絨品牌服裝成功亮相國際時尚周。原來1000元一件的羊絨衫無人問津,現在4000元一件供不應求。同時,創新發展業態,打造“羊絨小鎮”,建設電商直播基地,拓展市場,電商銷售額突破百億元。
河北清河縣一羊絨衫企業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楊世堯 攝)
河北平鄉縣自行車、童車產業發展迅猛,已實現年產1.45億輛,占國際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內市場的七成,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贏得了“中國童車之都”美譽。“得益于政府對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大力支持,平鄉自行車從小縣城走向了國際大舞臺。”自行車企業河北恒馳集團董事長董榮起說。
白溝箱包、辛集皮革、河間玻璃、南和寵糧、定州體育用品……近年來,一批河北縣域特色產業插上工業設計“翅膀”,加快從“貼牌”向“創牌”飛躍,顯著提升附加值和競爭力。
“主導產業頂天立地,特色產業鋪天蓋地。”龔曉峰說,在“萬企轉型”中,河北大力振興縣域特色產業,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通過“特色產業振興擂臺賽”“工業設計賦能”等舉措,持續壯大107個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河北省工信廳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特色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實現縣域全覆蓋。2015年以來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1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余家,270余家企業主導產品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
2021年2月22日,在位于石家莊市欒城區的中車齊車集團石家莊公司,工人正在進行地鐵車輛調試。(梁子棟 攝)
“趕考”永遠在路上。當前,河北仍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新舊動能“換擋期”,尚有不少轉型難題待解。今后,河北省將繼續鞏固去產能調結構成果,深化“萬企轉型”,做大做強省級主導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