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二区-欧美在线不卡-欧美在线不卡视频-欧美在线操-欧美在线成人午夜影视

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托新華通訊社主辦

藏經洞發現125年 續寫敦煌文化新篇

2025-09-08 15:53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20世紀初,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被意外發現。以敦煌石窟、藏經洞出土文物、敦煌史地等為研究對象的敦煌學逐漸形成,成為一門舉世矚目的國際顯學。

早年間,因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敦煌被認為是“吾國學術之傷心史”。“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評價,也曾刺痛我國學者的心。

面對這些,一代代國內敦煌學者焚膏繼晷、奮起直追,從手抄海外研究機構的敦煌文書、攀爬“蜈蚣梯”臨摹莫高窟壁畫,到逐步構建起敦煌石窟、敦煌藝術、敦煌文獻并重的學術研究體系,再到推進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數字世界“重聚”……

今年是藏經洞發現125周年。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敦煌文物事業快速發展。我國研究者正以開放之姿團結全球學者共探“人類敦煌”,推動敦煌學在世界范圍內“共興”。

這是莫高窟藏經洞(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包羅萬象

1900年6月,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圓箓在清掃積沙時,叩開了千年洞窟之門,7萬余件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文物重現天日。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興盛繁榮,敦煌文化內涵豐富、包羅萬象。藏經洞出土文物中既有文獻,也有絹畫、法器等。文獻內容既包含天文歷法、醫藥處方、星圖算書、宗教典籍,也有商業契約、詩詞歌賦、識字讀本,兼有古藏文、粟特文、于闐文等非漢文文獻。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曾稱藏經洞出土文獻“方面異常廣泛,內容無限豐富”,是古代社會文化的原始記錄,反映了古代社會多方面的真實面貌,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寶藏。

然而,20世紀初,國力衰微,文物流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英、法、日等國學者在敦煌學領域獨占鰲頭,我國學者卻只能開展間接研究。

1944年,莫高窟的第一個保護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中建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進一步加大了對敦煌文化保護研究的支持力度。

以常書鴻先生為代表的敦煌學人,滿懷赤子之心,毅然放棄優渥生活,奔赴大漠。段文杰、樊錦詩等一代代“接棒者”接續保護文物、埋頭研究。

改革開放后,我國敦煌學快速發展。《敦煌研究》等學術刊物陸續創刊;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成立;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校相繼成立敦煌學研究機構;敦煌學研究范圍從過去以敦煌藝術臨摹為主,拓展到石窟考古、石窟藝術、石窟圖像、敦煌文獻、歷史地理、民族宗教等多學科和領域。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學者現已在石窟考古分期、文獻整理校錄、歷史社會研究、藝術史論、文物保護科技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例如,雖然敦煌遺珍散落各地,但全球敦煌文獻圖版及釋文的整理編寫工作基本都由中國人完成,這為敦煌學研究向縱深發展夯實了基礎。

“無論你是哪國人,做敦煌學研究都得讀圖版。這是基礎、是標準,也是我們掌握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標志。”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名譽會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郝春文說。

“過去,我們主要研究敦煌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現在基本搞清了;但在敦煌文化‘為什么’上,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研究。”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

如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已成為中國學者文化自信的全新表達。學者們不斷挖掘敦煌文化遺產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價值理念和人文精神,進一步揭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歷程,在推動敦煌學研究向縱深發展的同時,持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和中華文明影響力、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視野

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是古絲路繁榮的密碼。開放研究、合作共享,則是敦煌學影響力在世界范圍內不斷提升的基石。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積極推進“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在國際敦煌項目(IDP)的基礎上,該項目聯合英國、法國、匈牙利等多國機構共同參與建設。今年5月,“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對外發布,實現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在數字世界的“重聚”。

該平臺整合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目錄、珍貴圖像,并納入海量國內外敦煌學研究成果,同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經卷文字自動識別,具備圖像拼接、圖像綴合、知識圖譜構建、全文檢索等多項功能。

9900多卷經文、60700幅圖像、840萬字識別文本——無論身處何處,只要輕點鼠標,就能通過“數字藏經洞”數據庫平臺穿越時空,觸摸千年文明。敞開懷抱的敦煌學,正熱忱歡迎全球每一位研究者、愛好者。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榮新江表示,敦煌學從誕生那天開始,就不僅僅是書齋中的學問,更是走向世界的學問。它所記載的歷史文明的碰撞、文獻產生和流散的過程以及全世界學者的走訪調查與相互交流的研究成果,都具有世界性。

早在20世紀50年代,敦煌研究院就踏出國際化步伐,與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開展合作。近年來,國際交流合作更加頻繁,敦煌研究院持續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文保技術、培養專業人才、推進數字資源全球共享……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信息中心主任宋焰朋介紹,2017年以來,他們先后開設了“從巴米揚到敦煌”“從波斯波利斯到敦煌”“從撒馬爾罕到敦煌”等系列研究班,持續探究敦煌與絲綢之路的聯系。相關研究不僅發現了不同文明數千年間的遙相呼應,更增進了國內外學者的交流互動。

通過聯合學術攻關、舉辦國際學術會議、人員培訓等方式,敦煌學成為聯系國際學術界的重要紐帶之一。

“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像敦煌這樣集合如此多元化的文化和歷史,這些資料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幫助我們理解過往和當下,以及全球化未來的可能性。”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漢學家史瀚文說。

如今的敦煌,承載著世界的目光。超越國家、民族、地域界限的敦煌文化,正在為世界文明進步提供深厚滋養。敦煌學也正以煌煌大觀之態綻放新顏。

續寫新篇

在敦煌,人們把去莫高窟叫“上山”,回市區叫“進城”。每天早上9點,由敦煌市區開來的通勤車停在莫高窟窟區門口。車上走下的人里,不乏“95后”“00后”的年輕身影。

他們中既有臨摹莫高窟壁畫和彩塑的藝術家,也有為壁畫“治病”的修復師,還有利用數字化技術保護洞窟的程序員。這些年輕人正在成為敦煌學研究的新生力量。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表示,當前在國內各大高校,敦煌學專業人才規模逐漸擴大,研究領域從以前的歷史文獻學逐漸向考古學、宗教學、文學、文字學、藝術史等領域拓展,不少青年學者已在各自領域初露鋒芒。

敦煌研究院與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聯合培養的“95后”博士后方璐所研究的西夏文是敦煌文獻研究中的難點之一,也是破譯古代文明交流的關鍵密碼。“我希望用所學知識為敦煌研究貢獻青春力量。”她說。

在莫高窟附近的“尋境敦煌”數字展廳,觀眾只要戴上VR設備,便能抬頭看見莫高窟第285窟的絢麗藻井。

依托敦煌學豐厚的研究成果,“尋境敦煌”利用VR虛擬現實、三維建模、游戲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動態光照等新技術,讓游客能夠零距離觀賞壁畫、全方位探索洞窟細節。

負責該項目的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保護團隊。據介紹,這個團隊主要由“80后”和“90后”組成,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六成左右。

20世紀8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開始了數字化保護的探索,以期實現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續利用。9年前,集納海量數據資源的“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首次向全球免費共享30個敦煌石窟的高清圖像和全景漫游,莫高窟變得不再遙遠。

近年來,“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數字人”伽瑤、“數字藏經洞”等各類基于文物數字化的成果持續涌現,敦煌學的研究成果以更年輕化的形態走入公眾視野。

截至目前,“數字敦煌”資源庫訪問量已突破2300萬人次,訪問用戶遍布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用戶行為數據和互動反饋為學術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方向,也助推敦煌學從學術圈“破圈”走向更廣大的公共知識領域。

“最終目的是實現共享,推動敦煌學研究。”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丁曉宏說,當大眾走進敦煌的世界,當更多人能夠接觸、理解、熱愛敦煌文化時,這門學問也就獲得了更旺盛的生命力。(記者任延昕 張玉潔)

責任編輯:王靜

熱門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亚洲|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香蕉伊思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视频|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a|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韩国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久久99综合国产精品亚洲首页| 色中色综合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a级欧美片免费观看| 久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三级影院|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kkk4444| 欧美一级视频| 欧美高清夜夜片a| 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1024永久观看| 看全大色黄大色黄大片一级爽| 韩国欧美一级毛片|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16|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网| 麻豆国产入口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日夜操| 日本一二三精品黑人区|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网天天录日日录 | 在线播放国产麻豆| 一级毛片特黄久久免费看| 女人被免费看在线看|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观看 | 操批视频| 丁香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