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的三百山,是東江源頭的水源地之一。一江清水,從安遠縣的青山翠谷中奔涌而出,跨越山河,經由東深供水工程潤澤香港,成為香港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源,也成為贛港兩地緊密相連的紐帶。
今年3月1日,迎來了東江水供港60周年。在東江源頭——安遠縣,一場以“同飲東江水·共護東江源”為主題的東江水供港60周年東江源頭公益行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當天,來自贛粵港(東江流域)三地的群眾代表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
??東江水供港60周年東江源頭公益行活動現場。
活動期間,大家揮鍬鏟土,同心協力栽種下一棵棵象征同根同源情誼的“同源樹”,并攜手開展裝取東江源頭水、增殖放流等愛源護源活動,用實際行動傳遞保護東江源、守護好生態的堅定信念與責任。
??參與群眾一同栽種象征同根同源情誼的“同源樹”。
活動還正式發布了《我是東江一滴水》公益短視頻,并現場為榮獲“愛源護源獎”個人和“愛心公益獎”個人、團體頒發了獎杯。據介紹,《我是東江一滴水》公益短視頻以東江供水60周年為主題,采取擬人化手法,講述江西贛州安遠三百山上的一滴水、故事的主人公東江水王子“安東”,是如何離開家鄉、經歷長途跋涉流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以后受到了哪些歡迎,又如何思念家鄉,以及“安東”的家人為保護東江源、東江水做了哪些貢獻和犧牲。
60年來,安遠和香港兩地因水結緣而血脈相連。守護好東江水也成為每一個安遠人的責任和使命。
為讓香港人民始終喝上清澈干凈的飲用水,60年間,安遠縣始終牢記“一定要保護好東江源頭水”的囑托,堅持“有礦沒有采、有魚沒有抓、有樹沒有砍、有豬沒有養”,切實保護好這一江清水。
在東江源區域持續實施“三禁、三停、三轉”生態保護制度,先后關閉企業160多家,拒絕投資項目340余個;成立東江源三百山生態保護基金會,動員社會各界捐款700多萬元,實施東江源生態公益項目10余個……安遠縣的這些舉措不僅換來了東江源頭的生態安全,還大幅提升了水質。如今,東江水安遠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并穩定在國家標準Ⅱ類及以上,有力保障了粵港地區水源安全。
??東江源頭三百山。
東江翡翠,因水而美、因水而興。在保護東江源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安遠縣堅持將綠色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的持續動力,結出了累累碩果。
近年來,安遠縣積極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堅持“融入灣區發展,精雕東江翡翠”的發展戰略,結合縣情優勢重點發展飲用水、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大力發展以三百山5A級景區為核心的生態旅游業,努力讓安遠成為灣區的“后花園”“水缸子”“果園子”“菜籃子”“米袋子”。2024年安遠縣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237.08萬人次,同比增長22.09%;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0.96億元,同比增長21.07%。
如今的安遠,推動東江源頭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步履未停,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故事仍在繼續。
“已經過了60年,東江水還是一樣甜;我堅信再過一個60年,東江水也還是一樣甜!”安遠縣委書記、二級巡視員楊有谷在此次活動中向社會各界鄭重承諾,并呼吁東江流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參與到東江源、東江水的保護中來,讓東江源青山常在、東江水綠水長流。(梁楚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