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的信任,將老年大學當成推銷商品的“大賣場”。
2025-04-25當人工智能成為寫作“好手”,人們還會去閱讀嗎,閱讀還有意義嗎?
2025-04-23要理性看待情緒消費,推動這一新興領域在健康、規范的軌道上發展,使其真正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支持模式。
2025-04-22近日,北京地鐵5號線上一男子因多次辱罵他人被行政拘留的事件,引發了大家對公共空間不文明行為的熱議。
2025-04-21日前,陜西秦嶺一峪口張貼警告牌稱,該地從2023年至今已有9位游客、“驢友”失聯,引發社會關注。
2025-04-21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在持續嚴控樓堂館所建設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為追求政績和面子,從興建樓堂館所轉而加碼建設會展場..
2025-04-18文博講解本是向大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好機會,怎么就變味兒了?
2025-04-17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四部門近期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下稱《辦法》),并同步出臺配套強制性國家標準。..
2025-04-16“一賽定乾坤”導向之下,教育資源向少數參賽選手傾斜,普通學生的實踐機會顯著減少;教學內容側重于短期技能訓練,忽視學生的..
2025-04-15近日,國外網紅“甲亢哥”的中國行引發關注,重慶榮昌人林江也隨之成功“出圈”。林江一路從成都、重慶、深圳、香港、長沙五座城市..
2025-04-14霓虹閃爍處,往往窺見城市治理真章。
2025-04-10當情緒管理、人生管理成為青年人的一種追求,“松弛感”一詞引發廣泛的情感共鳴,體現出新生代青年對社會生活的重新審視與調..
2025-04-10一場場無剪輯、無濾鏡的“馬拉松”式直播,在海外社交平臺掀起了“中國熱”。
2025-04-09“點11個菜,僅2個菜基本吃完”“平均每桌倒掉1/3菜品,年年有余成了‘年年浪費’”……盛宴緣何多“剩宴”?舌尖上的浪費究竟怎么治?
2025-04-09近期,半月談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發現,“破五唯”改革成效顯著,但不少“青椒”(高校青年教師)在更多樣的考核標準要求下,壓力卻不..
2025-04-07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注重傾聽市場聲音,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
2025-04-07破除節日“偽民俗”,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2025-04-03人居環境整治本是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卻在執行中變形異化為“刷白墻”的形式主義表演,暴露出少數干部將“領導滿意”凌駕于“..
2025-04-01伴隨著鮮花的盛放,各地的“賞花經濟”也逐步升溫。
2025-04-01“零添加”真的就是絕對“干凈”的配料表嗎?這恐怕要打個問號。
2025-03-31國博鳳冠冰箱貼為什么這么火?背后承載的歷史文化固然賦予了深厚的底蘊,但產品的精美非常是其能脫穎而出的關鍵。
2025-03-31與往屆相似的是,賽場內外依舊人頭攢動、一票難求,不同的則是,觀眾加油助威、歡呼鼓勁更加有序且克制,賽場外的球迷活動更顯..
2025-03-28近年來,不法分子冒用國家部委、中央企業名稱,偽造“紅頭文件”,虛構“國家政策”,編造“國家工程”,實施詐騙行為。
2025-03-27關于秸稈處理和煙花爆竹政策成為觀察基層治理思維和模式的一個窗口——在部分地區“禁改限”的過程中,基層治理體系和能力的..
2025-03-26“禁止向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銷售二次元商品和服務”——上海黃浦區近日發布新規,對二次元衍生商品和服務經營提出合規指引,引..
2025-03-25跑步不必很卷,健康方是歸宿。
2025-03-24理性、客觀看待AI崛起,根據自身崗位實際學習相應知識技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破解“AI焦慮”。
2025-03-24一些口碑較好的馬拉松賽事顯著提升城市形象、帶動文旅消費,然而也有些馬拉松賽事收獲的是惡評如潮,反而給城市抹黑、給發展..
2025-03-24三四月份正是黃金比賽季,各地大型馬拉松賽事扎堆上演,而近期蘇州馬拉松發生的“中學門口撒尿事件”,再次引發輿論對馬拉松..
2025-03-24一場以“正義”為名的“網絡私刑”在互聯網蔓延:平臺舉報規則被惡意“武器化”,正義被扭曲為一場生意,普通網民賬號淪為“待宰羔..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