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埠村位于山東省肥城市孫伯鎮西北部,三面環山,共276戶,831人。近年來,五埠村黨支部和村民發揚“石頭精神”,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從“窮得只剩下石頭”的小山村發展成了美麗富足、宜居宜游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以“實”凝心,聚沙成塔
2013年的五埠村面臨基層組織渙散與民生難題交織的雙重困境。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趙同軍深諳“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帶領村“兩委”干部“約法三章”,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坐班值班等制度;堅持每天召開會議、安排任務、總結工作、研究難題,徹底轉變了班子的渙散狀態。
聚焦群眾最關心的澆地難、行路難、照明難“三大難題”,該村黨員群眾齊上陣,歷時3個月新打機井3眼,鋪設電纜3200米,硬化巷道1800米,安裝路燈37盞。
群眾看到了村“兩委”干部干事創業的決心,也看到了村級發展的希望。
石頭般務實求真的精神內核如同強大向心力,使五埠村黨員群眾從“一盤散沙”到眾志成城,為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以“堅”克難,勇往無前
面對村集體收入不足5萬元的發展困局,五埠人展現出石頭般的頑強韌性。
他們突破“資源詛咒”的思維定式,將眼光瞄向了遍地都是的“石頭”,確定了發展以“石路石屋石碾,古香古色古韻”為主題的鄉村旅游路子。
為解決資金短缺難題,五埠村通過多次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會征求意見、赴外地學習取經、邀請企業實地考察等,最終確定了與泰安四方集團實施“村企聯建”,公司以現金入股,村級以村莊及土地入股,共同開發“伙大門”景區。
立足“伙大門”及藏兵洞等紅色文化,四方集團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建成游客中心、整修院落42套、硬化胡同巷道1.9萬平方米,打造非遺工坊、鄉村記憶館、農耕樂園等景觀節點。
五埠村創新發展“黨性教育+旅游+培訓+研學”商業模式,每年接待研學、團隊實踐5萬人次,創造就業崗位92個,實現村集體與村民收入雙提升。這種“點石成金”的智慧,正是“石頭精神”百折不撓、開拓創新的生動寫照。
以“穩”致遠,細琢成玉
在取得初步成效后,五埠村展現出石頭般的戰略定力。圍繞村民安居樂業,該村2023年投資800萬元建成600平方米黨群服務中心,提供低保辦理、衛生計生等31項便民服務;利用閑置院落建設幸福食堂,能夠滿足82名老人就餐,老人們只需花一元錢就能享受到一頓熱氣騰騰、營養豐富的飯菜,破解村內獨居老人多、“做飯難、吃飯難”的問題。
五埠村還不斷探索發展新興業態,構建“四方合作”機制,引入專業運營團隊投資建設不夜村項目和景區提升項目,打造涵蓋咖啡廳、小酒館等20余種業態的文旅生態圈。曾經被“石”所困、如今借“石”成金,五埠村最終實現華麗蛻變,先后榮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傳統古村落”等30余項省級及以上榮譽,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