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早春的薄霧還在三江平原縈繞,佳木斯市佳同鐵路沿線已響起機械轟鳴。一場以“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為核心的深刻變革,正在祖國最東極展開壯闊實踐。
這座百年商埠以“一號先導工程”為戰略支點,以破竹之勢重構東北亞物流新版圖,奏響新時代東極之城振興發展的奮進強音。
在經濟發展的宏大版圖中,現代物流產業宛如一條關鍵的主動脈,有力地支撐著國民經濟的高效運轉。
2025年,黑龍江省委全會報告和省政府工作報告又專門對“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進行部署,同時提出完善面向東北亞開放的交通運輸網絡、打造 “冰上絲綢之路” 等戰略構想,充分彰顯了全省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的堅定決心。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深刻洞察這一發展大勢,敏銳捕捉到國家和全省對于現代物流產業的高度重視所帶來的重大機遇。而對于自身的發展需求來說,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打造現代物流產業更是迫切。
省委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頂層設計,與“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的雄心壯志,在這個春天激蕩出澎湃動能。
作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中心城市,打造區域物流中心是其重要戰略任務,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是實現“彎道超車”“換道超車”的關鍵路徑,也是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核心舉措。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一號先導工程”,作為佳木斯市開年來最重要的項目工程,必將在帶動產業升級、提升區域競爭力、推動創新驅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起到引領方向的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
面對現代物流發展的緊迫任務,佳木斯市以建設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為核心牽引,致力于打造“基礎設施高標建設、資源要素高度集聚、物流通道高速聯通、科技手段高效應用”的“四高” 型現代物流區域樞紐城市,同時積極打造現代流通節點城市,帶動相關產業和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隨即,佳同鐵路擴能改造、國道同哈公路(哈魚島—三村鎮段)等續建項目將陸續復工,機場改擴建、同江市哈魚島液化石油氣碼頭、撫遠莽吉塔滾裝碼頭項目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佳木斯正全力推進一系列關鍵舉措。
佳木斯市積極在水運、公路、航空、鐵路領域開展項目建設工程。撫遠莽吉塔滾裝碼頭、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機場改擴建、佳同鐵路擴能改造項目都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中外外”“中外中” 江海聯運試航穩步進行,江海聯運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并向腹地拓展,未來的水陸空物流網絡藍圖已劃下重要節點。
萬興物流園、樺川龍威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將陸續開工,米高集團百萬噸氯化鉀進口加工儲備基地完成2000萬元投資,75個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升級,物流與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銜接已謀劃關鍵步驟。
降低物流成本絕非簡單的讓利,而是全要素生產率的重構。
為破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佳木斯市從提升貨源組織能力入手。借助糧食產量高,農機經銷額占比大,電機產品遠銷海外,外運需求旺盛的因素,交通部門牽頭,多部門及各縣(市)區協同,幫助物流企業與大型企業搭建對接平臺,整合行業資源,提高大宗物流組織效率。
各部門還深入摸排相關行業貨源底數,提前謀劃培育、引進專業物流企業,構建適配產業發展的專業物流服務網絡。針對單程運能閑置問題,積極落實國際港供應鏈樞紐聯盟建設任務,推進自貿協同先導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建設,強化口岸資質,拓寬跨境貨源組織渠道。加大貨源開發和組織力度,研究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加強本地企業培訓,加大龍頭企業招引力度……每一項工作都在緊鑼密鼓,每一步行動都鏗鏘有力。
隨著后續智慧化平臺建設和數字化改造等項目的陸續進場,與國省平臺的成功鏈接,硬聯通與軟實力充分融合,基礎設施建設與供應鏈完成整合,人才培養與企業培育同步發展,一系列的有力舉措,將帶領佳木斯市現代物流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與此同時,各地各部門正積極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物流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強化保障措施,在資金、土地等要素方面給予有力支持;深化推進舉措,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監督考核,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當“一號先導工程”遇上新時代東北振興,佳木斯的實踐給出了鮮明答案: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用戰略性工程重塑發展邏輯,那么每個城市都能找到獨特的戰略支點。
大江潮涌,樞紐生金。從三江平原到東北亞,佳木斯正以物流大動脈的重構,奮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一號先導工程”的實踐,將成功構建起現代化的物流體系,實現物流通道“末端”到“前端”的華麗轉身,奏響新時代城市振興的激昂樂章。(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