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信息網絡安全》雜志社、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安全專業委員會主辦,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和湖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承辦的“AI時代下網絡安全創新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信息網絡安全》雜志主編關非提出,AI技術與網絡安全深度融合,以及復雜的國際博弈態勢,為網絡安全發展帶來全新挑戰。本次研討會聚焦AI時代下的網絡安全技術創新、前沿成果及未來趨勢,為專家、學者搭建高質量學術交流平臺,為網絡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近年來,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相關應用不斷深化。保障大模型系統的安全隱私,發展可信賴、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為其應用深化與產業發展的基礎前提與必需保障。教育部長江學者、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紀守領聚焦大模型系統安全,深入探討可解釋的大模型安全增強技術,并展示了其團隊研制的大模型安全評測平臺。
藍牙技術作為短距離無線傳輸的代表性方案,憑借其低成本、低功耗等優勢已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薛開平介紹藍牙安全協議及近年來代表性攻擊案例,并分享團隊在藍牙協議攻擊方面取得的進展。
隱私計算與人工智能安全圓桌討論上,鄭州大學、廣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教授圍繞隱私計算技術在應用中效率與安全兼顧問題、大模型的廣泛應用是否會進一步加劇數據泄露風險、大模型安全檢測及隱私保護、大模型在軟件安全檢測/測試方面最新進展、大模型的幻覺問題、構建新的防御體系保證使用AI過程中的安全、加強人工智能的監管和治理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