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渥太華4月10日電(記者林威)去年美國總統選舉前夕,有記者曾提出一個有關加拿大的“存在感”問題:“離美國太近,好嗎?”如今,加拿大人已經對此給出了回應。短短幾個月內,“特朗普2.0”的美國就給加拿大這一“鄰國加鐵桿盟友”在政局、民心和對美關系方面帶來三大轉變。
4月9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亞加拉瀑布市加美邊境地帶,一輛滿載的汽車運輸車通過劉易斯頓-昆斯頓橋開往加拿大。新華社發(鄒崢攝)
自由黨上演絕地反擊
今年是加拿大聯邦選舉年。時任總理、自由黨黨首賈斯廷·特魯多年初即宣布,他將在執政黨自由黨選出新領袖后辭去總理職務。上月,自由黨選出的新黨首馬克·卡尼接任總理幾天后宣布解散議會,將加拿大新一屆聯邦眾議院選舉提前至本月28日舉行。自由黨看似平穩的權力交接背后,是加拿大政局的戲劇性改變。
3月14日,在加拿大渥太華,馬克·卡尼在宣誓就職儀式后向媒體發表講話(視頻截圖)。新華社發(米克·格佐夫斯基攝)
近兩年來,特魯多的支持率持續下降,更被輿論批評將自由黨帶回“政治荒野”。在他任內,自由黨支持率長期低于反對黨保守黨,至其宣布辭職前已落后于保守黨20個百分點。保守黨則磨刀霍霍,期待在大選之年重掌政權。特魯多或許沒有想到,看似氣數將盡的自由黨竟在他宣布辭職后重獲生機。
從民意調查數據看,自由黨支持率從不到20%快速躍升至超過40%,部分民調甚至顯示該黨支持率接近50%。目前,保守黨支持率在35%的水平徘徊。如果換算成議會席位,自由黨在聯邦眾議院343個席位中將贏得超過半數席位,組成多數黨政府。
2月15日,人們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的美國領事館外參加集會。新華社發(梁森攝)
拜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助攻”,自由黨扭轉政治頹勢,上演絕地反擊。特朗普發動充滿霸凌意味的“關稅戰”并對加拿大主權挑釁,讓加拿大人的關注點從近十年自由黨的執政表現轉移到如何應對“特朗普2.0”版本的鄰居。
加拿大主流民意認為,加美關系緊張令自由黨受益。相較于保守黨,自由黨更可能延續強硬回應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克利夫頓·范德林登說:“自由黨的領先地位已趨于穩固,并在多數民調機構的數據中表現出相對一致的趨勢。”
“反抗”成為最火口號
最近一段時間,加拿大社會“硬剛”美國的“名場面”可謂屢見不鮮。從加美兩國冰球運動員在賽場大打出手、現場觀眾齊噓美國國歌,到加拿大各地下架美國酒類商品,再到“雪鳥”一族放棄冬天奔赴美國溫暖南部度假……很多人將“We resist 51st(我們反對成為第51個)”字樣貼紙貼在各類物品上,抵制特朗普揚言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的挑釁言論。
4月3日,車輛陳列在加拿大溫哥華的汽車經銷商店面外。加拿大總理卡尼3日宣布,對美國汽車關稅采取反制措施,對等征收25%關稅。新華社發(梁森攝)
“Elbows Up”(肘部向上,寓意反抗)成為加拿大時下最火的口號,出現在T恤、棒球帽和汽車保險杠等各類物品上。這一短語源于冰球賽場上的肢體對抗,被熱愛冰球的加拿大人挪用來表達對特朗普政府向鄰國施壓的強烈不滿。對加拿大而言,舉國上下如此高亢的“反美”情緒實屬罕見。
91歲高齡的前總理讓·克雷蒂安還不忘給特朗普上一堂歷史課,重提加拿大民兵“火燒白宮”的往事。“火燒白宮”是指210多年前,加拿大民兵加入英軍,攻進美國首都華盛頓,火燒包括總統府、國會大廈在內的多棟建筑。總統府后因粉刷為白色以掩蓋火痕而得名“白宮”。克雷蒂安開玩笑說,自己“太老了,不然的話……”
不久前,一座橫跨美加邊界的圖書館成為輿論關注熱點。圖書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斯坦斯蒂德和美國佛蒙特州德比萊恩交界處,正門位于美國一側。一個多世紀以來,加拿大公民無需通關手續即可由正門進入圖書館。然而,美方最近要求從10月1日起,加拿大公民必須接受美方入境檢查后才能進入圖書館。
美方對這座象征美加友誼的圖書館“上手段”引發加方強烈不滿。斯坦斯蒂德市長喬迪·斯通說,共享圖書館使用權協議已存在一個多世紀,限制措施破壞了跨境合作精神。斯坦斯蒂德市民莎拉·麥克尼爾非常感慨,回憶起曾經和諧的加美關系時,她說:“那時邊境地區沒有柵欄,只有花盆。”
從嚴重依賴到批“不可靠”
20多年前,加拿大一些有識之士即意識到加拿大在全球體系中嚴重依賴美國。在加美關系還算融洽的過去,加方基本選擇穩健維持對美關系,而隨著“特朗普2.0”來臨,加拿大決策者被逼到真正要做出改變。
3月1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家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酒類專賣店的店員從貨架上撤下美國酒類產品。新華社發(梁森攝)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以來,多次提及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加之一言不合就劈頭砸下關稅“大棒”,迫使加拿大各政黨將處理對美關系作為最關鍵議題。自由黨籍能源兼自然資源部長喬納森·威爾金森日前表示,即使特朗普政府取消對加拿大加征關稅措施,兩國關系也回不到從前。
加拿大政府對美國汽車對等征收25%關稅措施已于9日生效。“加拿大和美國在深化經濟一體化、加強安全和軍事合作基礎上建立的舊關系已結束。”加拿大總理卡尼在特朗普啟動所謂“對等關稅”后說,“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已結束……美國在過去80年領導全球經濟的時代已結束。”
2月25日,加拿大溫哥華一家巧克力店前擺放著印有“加拿大制造”的標牌。新華社發(梁森攝)
臨近大選,原先曾期待加美關系重返舊軌的保守黨也開始對美國放狠話。保守黨黨首皮埃爾·普瓦列夫爾在競選期間批美國“不可靠”,并“喊話”特朗普:“我們將不再依賴美國,加拿大會徹底重建。我們將重建經濟,擁有新的海外貿易伙伴,把我們的商品送到世界各大洋彼岸的朋友手中。”
政客的“豪言”也許僅僅出于短期競選需求,但放眼未來幾年,無論如何,加拿大政界都將不得不面對“特朗普2.0”的美國向加拿大持續“極限施壓”。加拿大《環球郵報》評論說,如果有足夠時間,西方世界將學會在不依賴美國的情況下生存,而這將是一次“歷史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