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2月16日電(趙巖)近年來,臨沂沂河新區探索實施城市社區“港灣工程”,以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人人出彩”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為主線,著力打造社區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走出了一條黨建創新引領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實施全區城市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領銜社區建設項目,聚焦“臨沂首發”等關鍵事務,主動認領疑難復雜熱線工單,召集物業、開發商、業委會共同協商解決問題,有效提高堵點難點問題破解率。精心打造“一社一品”多元化黨建品牌矩陣,成功培育“三益共筑、錦繡長安”等10個特色鮮明的社區黨建品牌。
暢通組織服務體系。全方位構建社區組織與服務體系,讓社區各部分緊密相連,精準覆蓋每一位居民,確保社區治理有序、服務高效。動員社區黨員居民參與社區網格化治理,完善樓長隊伍建設,優化基礎網格194個,充實樓長單元長871人,每月定期召開樓長座談會,有效帶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
精研民生服務。創新小區“居民說事、書記解題”模式,從道路修繕、公建房移交等難點問題入手,全力攻堅民生難題,解決22類120件長期遺留問題。深化黨組織領辦志愿服務機制,組建“明德社區沂蒙義工”等94支志愿服務隊,打造“沂蒙小蜜蜂”驛站19處,聘請59名快遞外賣小哥擔任市政“觀察員”、城市生活“服務員”,帶動社區凝聚力、服務力不斷增強。
深耕煥彩社區文化。建立籃球、棋牌、詩歌等俱樂部組織26個,策劃開展社區籃球四季賽、少年“詩齡”跑團、“讀書點亮人生”朗讀者系列特色文化活動76場次。活用“紅領書記”等資源,引入沂蒙紅色文化和非遺傳承人,挖掘本地社區特色文化,整理編撰社區文化手冊,組織老年居民講述社區故事,讓社區在文化傳承中增強活力。
廣納眾智匯聚群力。結合駐區單位“雙報到”活動,開展走入社區政策宣傳、在職黨員“回家”亮身份、兩代表一委員“公益集市”征集意見建議,實現多方聯動、共駐共治。發揮律師、電商、快遞物流、環衛等行業黨建力量,聯合165個商家成立“愛心商業聯盟”,推進社區共建、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