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暖,杭州市錢塘區臨江街道的龔老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內,一只只甲魚悠閑地爬上曬臺,曬著春日暖陽。
位于臨江街道靖江墾區的龔老漢公司,是一家集中華鱉生態養殖、商品鱉出口、良種繁育、農業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
參觀體驗甲魚養殖,感受捕撈、采摘、采挖的野趣……近年來,龔老漢公司將“田園課堂”搬到企業,打造以農業產業為基礎、以實踐學習為抓手的研學休閑文化營地。
為了幫助企業提升研學營地的服務水平,臨江街道多次實地考察,積極協同農業、文旅等部門,助力企業解決各類問題,建立起穩定高效的研學基地管理體系。如今,營地以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有趣的研學實踐教育課程,吸引了不少學生、游客。企業增收的同時,還賦能街道農文旅融合發展。
杭州市錢塘區擁有圍墾區域約165平方公里,其中臨江街道托管的圍墾區域面積達到105平方公里。由于該區域在行政上屬于不同地區,導致行政區域劃分及管轄權限不統一,圍墾區域內的企業在管理、協調、治理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對此,臨江街道堅持“黨建引領、聯建共建”的發展策略,突破行政區劃界限,不斷提升區域治理能力,持續為區域內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龔老漢公司與臨江街道的“雙向奔赴”,就是當地以“黨建+服務”助企加速跑的縮影。
2024年12月,錢塘區委組織部與臨江街道黨工委緊密協作,策劃建立了圍墾區域“1336X”黨建聯建機制,此舉得到錢塘區農業農村局、區委社會工作部等14個區級部門的積極參與。通過共同領辦的10個黨建項目,當地全面構建了“大黨建”工作格局,有效促進了區域產業的發展、基層治理的深化以及為民服務工作的整體躍升。
黨建聯建單位通過組織聯建、治理聯動、活動聯辦、難題聯破等多元途徑,有效解決了圍墾區域治理難題。今年,臨江街道通過與其他區縣達成合作協議,輸出實踐經驗,實現治理共贏。
臨江街道圍墾區域“街企合作”模式,也印證了錢塘區以行業黨建賦能社會治理、促進企業發展的成效。
近年來,錢塘區通過打破行政區劃壁壘、整合區域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區域協調發展,將區域間的“競爭關系”轉化為“共生關系”,落地杭電化、恒逸高新、西子航空等企業,實施“漁光互補”、長三角儲能等重點項目,強化黨建聯建機制,以“黨建+”持續做好助企服務,既解決了地區發展空間約束,又實現互利共贏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助力區域蝶變躍升、跨越發展。(記者 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