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社區警?!惫ぷ鬏d體,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以課堂宣傳、警務下沉、協同治理為抓手,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推動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優化,深化平安邊境創建走深走實。
分類施教 貼近群眾生活場景
3月25日下午,在額濟納旗納林高勒社區,四十余名居民圍坐在一起,聽民警和志愿者講反詐故事。故事中,轄區一位牧民被“快遞客服”騙走銀行卡密碼,最終損失數萬元血汗錢。這樣的案例,讓在場人員深受觸動。
“他們太狡猾了!”“原來我上個月接的那個電話就是假的!”一旁圍觀的大爺大媽一邊看一邊議論。課程結束后,大家紛紛檢查國家反詐中心APP,在民警指導下開啟“來電預警”功能。
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社區警?!泵窬瘎褡桦娦旁p騙中危居民。 張彤 攝
除了反詐、防火、防盜、交通安全等宣講內容,民警們還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分類施教,整理各類民生實事,確保每一項宣傳內容都能貼近群眾的生活場景,讓居民真正受益。年初以來,派出所開展專題課程已累計覆蓋900余人,居民防范意識明顯提升。
“課堂講身邊事,大家也聽得懂、記得住?!边@是不少居民對“社區警?!钡脑u價。特別是在春節前后、重點宣傳節點,派出所還將警校內容融入走訪巡邏中,通過發放宣傳單、入戶講解等方式,將法律知識送、講到心里。
警務延伸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依托“社區警校”,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同步推進警務下沉和便民服務,宣傳課堂結束后常設“法律服務臺”,由民警、社區職工提供矛盾糾紛、政策咨詢等服務,做到“群眾有需求,警校有回應”。
3月26日,額濟納旗移民村兩戶居民因買賣牲畜產生債務糾紛,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民警得知此事后,沒有直接以民警的身份強行介入,而是聯合“社區警?!币脏徖镪P系座談會的形式,先講解借條規范寫法、債務追討合法途徑等內容,接著又講起兩家人互相幫助、共渡難關的過往。在民警的耐心引導下,兩戶居民的情緒逐漸緩和,開始理智交流債務問題。最終,兩人達成和解協議,確定了合理的還款計劃。
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社區警?!泵窬挪槊芗m紛。 張彤 攝
為了將各類問題處理更精準、響應更迅速,派出所還利用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智能終端系統,將轄區重點戶、常發糾紛點、治安風險納入動態臺賬,配合網格員手機終端實時錄入、共享,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年初以來,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已化解糾紛15起,提供法律咨詢服務86人次。
多元共治 激發群眾治理動力
在推動“社區警校”建設過程中,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聯合社區黨委、企業和群眾,組建“平安小隊”,將防騙宣傳、消防巡查、安全提醒納入日常巡邏范疇,推動警民共建、協同共治。
3月22日,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轄區一居民險些因“社保異?!彪娫捴甘具M行轉賬,社區網格員在走訪中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并報告,民警第一時間進行勸阻,避免了財產損失。事后,派出所以此案例為切入口,面向周邊居民開展“防范電詐微課堂”,擴大教育覆蓋面。
阿拉善邊境管理支隊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社區警校”民警指導居民學習國家反詐APP功能。 張彤 攝
目前,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轄區內已有30余名群眾主動加入“平安合伙人”隊伍。有人在自家超市張貼反詐提示卡,有學生制作防騙卡片分發鄰居,有青年志愿者協助夜間巡邏,形成“警校帶動、群眾參與、共治共享”的平安格局。
下一步,納林高勒邊境派出所將繼續以“社區警?!睘槠脚_,豐富課堂內容、拓展服務渠道、強化治理聯動,持續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