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間小涼亭成了“村民說事”好去處 董婭娟 攝
半月談記者 浦超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云南省宣威市東山鎮八大河村黨總支聚焦治理堵點,以村口小黑板、議事小院、黨員帶頭引領等方式,激活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
小黑板發揮“大作用”
冬日暖陽下,八大河村監委會主任邱學論趁人多趕緊把最新評選出來的“美麗庭院戶”公示到廣場邊的小黑板上。
為引導樹立鄉村文明新風,該村黨總支在每個村民小組設立村口小黑板,板報內容除常態化設置權力清單、村務公開欄目外,還設置倡導文明新風、曝光陳規陋習、宣傳先進典型等欄目,內容定期更新。
為促進村民遵守村規民約,村“兩委”干部、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村民小組長組成評議會,以村規民約為標尺,定期評出“紅黑榜”名單并公示。同時,村里設置文明創建“光榮榜”,引導村民向上向善。
為讓移風易俗落地落實,該村黨總支充分發揮村民自治作用,由紅白理事會組織制定紅白喜事文明節儉操辦公約,并在小黑板上公布。
規定出臺后的第一家酒宴,便遇上第11村民小組支部書記邱光奎嫁女兒。邱光奎頂著親友壓力嚴格執行村規,村干部到禮金記賬點現場監督村民掛禮。
村民逐漸接受新規矩,紅白喜事操辦支出均不及之前的1/3。通過份子錢“限高”,規模“設限”,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高價彩禮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議事小院讓“村里事”變“家家事”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八大河村推行“村民說事”制度,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把全村劃為12個民情網格,由黨員或干部擔任網格長,將群眾閑置空房院落改造成議事小院,定期到議事小院了解民情民意,收集群眾訴求。能馬上解決的,村干部當場表態;不能馬上解決的,及時召開群眾會議研究解決。
第8村民小組邱家大村議事小院啟用后,首場議事會主題為“是否收繳垃圾清運費”,現場十分熱鬧,村民爭相發言。
該村黨總支書記邱學堯說,此前邱家大村的保潔費要上門收取。那次議事會后,村民都主動上交,從無拖欠,資金使用情況定期公示。
議事小院與村民說事有機結合,有效消除村民提意見嫌麻煩、怕得罪人等心理,破解群眾議事參與率低、議事質量不高等難題,實現村里事大家提、大家議、大家定、大家辦。
八大河村還整合村組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組成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開展“微黨課進村組”活動;邀請能人賢士走上講臺,用鄉音土話講授“鄉土黨課”,讓村民在議事小院坐得住、有看頭、受教育,為基層治理注入新動力。
黨員帶頭讓“人人盡責”
東山鎮黨委書記浦同愛介紹,鄉村治理工作中,八大河村黨總支強化黨建引領,選優配強班子隊伍,切實提升干事創業的戰斗力。
突出黨員帶頭,通過持續推進“干群合干、干群合力、干群合心”為主題的“干群三合”行動,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畫好產業帶富同心圓。
2020年底,八大河村對5000畝土地實施道路、水利等綜合配套設施建設。村黨總支書記邱學堯從自家土地開始丈量,率先讓出120平方米作為機耕路……村組干部、黨員率先垂范,群眾看在眼里,紛紛效仿讓路,項目順利推進。
針對該村耕地產出率不高、勞動力外流突出、土地撂荒嚴重等情況,該村黨總支采用“村黨總支+合作社+農戶”模式,成立迤東菜籽油加工廠和特色種養專業合作社,撬動全村規模化特色種植養殖產業蓬勃發展。2021年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4萬元,近兩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在30萬元以上,產業興旺了,人心更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