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桑 彤
春節后DeepSeek的脫穎而出,不僅讓AI行業深受震撼,也讓世界對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新的認識,投資者對中國資產價值的認知也更加全面、更具熱情。
“小龍”聲名鵲起,中國資產走高
蛇年開局,杭州“六小龍”聲名鵲起,讓投資者再次確認對于中國供應鏈和科技創新的信心。
DeepSeek展現出的能力,打破了“中國科技公司受制于技術和芯片制裁”“AI需要高額資本投入”的邏輯,帶動中國資產估值走高。
全球投資中國資產呈現樂觀情緒,外國投資者積極尋找買入機會。截至3月7日,今年MSCI中國指數飆升20%,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摩根士丹利已將MSCI中國指數的評級上調至標配,同時將恒生指數的年底目標位從19400點上調至24000點。“現在是建議全球投資人,增加對中國股票資產配置的最佳時機。”摩根士丹利中國一位股票策略師說。
更有意思的是,韓國投資者正在大舉購買中國資產。韓國證券存托結算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韓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股票的月度交易額達7.82億美元,環比增長近兩倍,不僅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且遠超同期韓國投資者對歐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資規模。
韓國一家證券公司數據顯示,2月17日至28日期間,在韓國投資者凈買入規模排名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國股票占據6席,多為電動汽車、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業的龍頭企業。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師孟磊直言,與全球比較而言,目前中國A股相對全球新興市場折價約20%,如果今年有更多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股票市場,20%的折價率會進一步收窄,很有可能變成平價或者溢價。
全球投資界看好中國“科創力”
自2月初以來,高盛、德銀、摩根士丹利、瑞銀、匯豐、花旗等國際投行相繼看多中國資產,上調評級。
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人們在宇樹科技展區觀看機器人展示 曾慧 攝
在德意志銀行集團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看來,2025年將成為全球投資界重新認知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一年。中國企業在高端制造與服務領域持續構建全球性價比與質量的雙重優勢,中國的顛覆性創新力正重塑產業競爭格局,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逐漸消失,并有望在未來扭轉為溢價。
花旗銀行發布的一份報告稱,考慮到中國科技行業的實力、政府對該行業的支持以及低廉的估值,即便在股市大漲之后,中國股市仍顯得頗具吸引力。
作為市場上較早一批布局新興產業的基金公司,摩根資產管理認為,這一輪的AI突破是顛覆性的變革,中國有望首次在產業技術革命和技術應用浪潮中扮演領先者之一的角色。
人工智能應用、算力、電力等板塊被市場所看好。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說,中國股市面臨一個頗具吸引力的價值重估機會,將中國股票觀點從中性上調至偏高。“目前,我們看好人工智能的相關板塊,包括互聯網、電子商務、軟件、智能手機、半導體、自動駕駛和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中國行業領導企業。此外,我們也看好企業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應用方面加大支出的受益者。”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李智穎認為,DeepSeek的橫空出世,使得數據中心愈發受到投資者關注。隨著AI模型訓練和推理需求從科技巨頭擴展到其他企業,市場對AI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未來3年數據中心的增長速度可望從目前的高個位數加快到低雙位數。同時,數據中心的增長會驅動對可再生能源、儲能和電網基礎設施的需求增長,光伏、風電和水電等綠色能源以及核能都有望受益。
政策提振中國資產配置信心
外資的回流不僅給股市帶來增量資金,也帶來了更多信心。人民幣匯率與中國股市的聯動性顯著增強。
進入2月以來,截至記者發稿的3月11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上漲0.49%、0.86%,區間最大漲幅分別達到約900點和約1400點。3月11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攜手走強,接連升破7.26、7.25、7.24、7.23關口,雙雙刷新近4個月新高。
談及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業界人士認為,在美元指數回落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的外部壓力整體可控,疊加穩匯率政策信號頻現、國內A股等風險資產表現良好等因素,均是人民幣匯率近期小幅升值的支撐。全國兩會期間給出了非常明確的政策支持信號,宏觀政策層面進一步降準降息,財政赤字率擴展到4%,都對中國資產價值起到積極的提振作用。
德意志銀行集團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設定的GDP增長目標,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并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將2025年財政赤字擬按4%左右安排,創下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
“今年將財政赤字率從3%提升到4%,實現了突破。這將釋放出上萬億元增量資金來拉動投資、帶動消費,從而進一步提振國內經濟的表現,特別是在外貿受到一定影響的情況下,拉動內需的意義更加重大。”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對資本市場發展提出要求,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在瑞銀集團中國區總裁、瑞銀證券董事長胡知鷙看來,“這一政策定調不僅將激活市場新動力,也能有效拉動資本市場向新、向穩、向質發展。在清晰政策藍圖的指引下,我們期待中國資本市場在2025年迎來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