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來化療,晚上就能回家休息,再也不用一化療就‘搬家’到醫院了。”在北京協和醫院西單院區的日間化療門診,患者劉女士對記者說。
時值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北京協和醫院西單院區日間化療門診秩序井然。這里共15張化療床位,每天可以接診門診化療病人50至60人次。
有患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住院化療從辦理住院、輸液加上出院,算下來至少需要三天時間,還需要收拾各種生活用品“搬”到醫院。此外,住院往往一房多人,睡眠還會受到其他患者的影響。而在日間化療門診,來了就可以輸液,全程有醫生、護士的專業指導,三個多小時輸完液就能回家,還可以用醫保的門診慢特病報銷,又方便又省心。
“日間化療門診,既提高了醫療效率,也能夠讓患者化療更便利、更舒適。”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王湘說,該院腫瘤內科年門診量超7萬人次,但住院病床有限,日間化療門診能夠緩解病床緊張情況,為更多患者服務。而患者化療后回到熟悉的家庭環境休息,也有助于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還能夠降低院感風險。
王湘介紹,日間化療門診適合身體情況好、化療方案簡單的患者,如果病情發生變化,或需要調整為更復雜的化療方案,也會第一時間安排從日間化療門診轉入住院病房。
化療后出現嘔吐等不良反應怎么辦?白細胞降低怎么辦?面對患者對化療后不良反應的擔憂,腫瘤內科建立了患者隨訪群,醫生、護士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進行長期隨訪,為患者解疑釋惑。此外,還建立了醫護聯合門診,為有處理副反應、復查以及傷口換藥和導管維護等需求的患者預約門診掛號,實現全程管理。
“腫瘤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希望讓患者感受到,他們的抗癌路上是有人陪伴的。”腫瘤內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醫師邵亞娟說,目前還有三位患者家屬成為了志愿者,用陪伴家人抗癌的親身經歷,向其他患者傳遞經驗和力量。
“祝你生日快樂、早日康復!”近日,腫瘤一病房護士長侯秀鳳為一位正在進行日間化療的患者送上心形的生日卡片,帶來一份特殊的溫暖。
侯秀鳳說,護士們會關注患者的生日信息,如果遇到患者在生日期間前來化療,便會組織一個簡短的生日祝福儀式。“腫瘤患者身心都經受著煎熬,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感到雖然身在醫院,但仍有生活的儀式感。”
“從‘住院難’到日間診療,從‘孤軍奮戰’到‘全程守護’,我們希望用更有溫度的醫療,幫助患者對抗疾病。”腫瘤內科副主任趙林說。
政策支持為日間化療注入新動能。《“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鼓勵有條件的醫院設置日間病房、日間治療中心等,為患者提供日間化療、日間照射治療等服務。國家醫保局將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納入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病種,讓異地就醫患者日間化療也能夠享受醫保報銷。
“保持積極的心態,加油!”
“不要擔心,我們陪你一起面對。”
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的“心愿墻”上,有家屬給患者的打氣,有患者對家人的感謝,也有病友之間的互相鼓勵。多方力量匯聚起來,正在讓化療更便捷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