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京開幕的第31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上,超高清成為一大亮點——北京衛視超高清頻道正式開播、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機頂盒千萬級規模部署啟動,一系列成果引人矚目。
這是一場視聽技術的迭代演進、一次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面躍遷、一輪引領產業變革的創新浪潮。超高清,正在加速走進千家萬戶。
展覽會現場。(廣電總局供圖)
滿足觀眾需求 提升視覺體驗
3月30日,全國首部以超高清技術標準制作的電視劇《以美之名》播出。
在這部聚焦醫療美容行業的電視劇中,超高清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作品質感,更為敘事注入了新的維度。尤其是手術場景中,超高清增強了觀眾“旁觀手術”的代入感,也讓大家對醫療操作的復雜性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超高清”的魅力,也由此可見一斑。
細節更加纖毫畢現,動作更加行云流水,明暗層次更加豐富,色彩更加繽紛艷麗,畫面過渡更加自然細膩……據介紹,超高清不僅是分辨率的提升,同時還具有高幀率、高動態范圍、寬色域、高量化精度等技術特性。
這些特性從視頻的像素數量、動態流暢度、明暗層次、色彩的豐富度以及色彩和亮度的平滑度等五個維度,綜合提升了畫面的細膩度,為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視覺體驗。
“超高清的技術特性既有利于突出電視大屏優勢,提升電視大屏吸引力、傳播力、影響力,也可顯著提升手機、平板等移動小屏的觀感體驗,有力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蓬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廣電總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常健說。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超高清視音頻制播呈現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姜文波認為,運用超高清技術提升視聽媒體的品質,并打造全媒體超高清視聽傳播的新模式,是運用科技創新推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重要途徑。
“平臺”+“內容” 雙向齊發力
伴隨北京衛視超高清頻道22日正式開播,全國超高清發展按下“加速鍵”。中央廣電總臺電視劇頻道、紀錄頻道以及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湖南、四川等省市衛視超高清頻道也將在今年陸續開播。
展覽會現場。(廣電總局供圖)
除電視外,廣電總局也將推動愛奇藝、優酷、騰訊、芒果TV、咪咕視頻、B站等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逐年提升超高清占比。到今年底,平臺年新增節目中超高清占比超過40%;到2027年,頭部網絡視聽平臺的新增節目中超高清占比超過65%。
廣電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廣電總局確定2025年為“超高清發展年”,進一步深化與工信部、中央廣電總臺、地方黨委政府協同聯動,會同產業各方大力推動超高清整體升級、規模見效。
精細的視覺畫面、精良的色彩表現固然重要,超高清內容的提質升級才是吸引觀眾的關鍵。
今年以來,電視理論節目《文耀中華》以超高清拍攝,通過“演播室訪談+AI短片+動畫”的多模態呈現,賦予主旋律節目科技質感;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運用超高清全流程制作,賦予現存古籍、古物、遺址、非遺新的生命力。
廣電總局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紀錄片基本實現超高清化,新聞、綜藝、公益廣告等多類型節目超高清占比持續擴大;特別是紀錄片,今年起各項評優評審及扶持工作將向超高清傾斜,到2026年一季度,不再支持非超高清紀錄片參加評優推優。
促進產業升級 賦能高質量發展
超高清引領大小屏視聽體驗革命,也以其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效應強的顯著特征,賦能文化產業和數字經濟。
我國對發展超高清視聽產業高度重視,將“加快提升超高清電視節目制播能力,推進電視頻道高清化改造”納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2025年,國辦印發《關于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若干經濟政策》《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對促進超高清端到端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加速推動超高清視頻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等作出部署。
“發展超高清將有力帶動文化產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電子信息制造、多個行業應用,也是追趕超越國際領先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廣電總局科技司司長余英說。
在文化產業方面,能夠激發內容創新創造,為文化產業提供新的增長點。
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助于大幅提升5G、千兆光網的業務流量和帶寬利用率。
在電子信息制造方面,將持續帶動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及其相關技術設備自主創新,拉動材料、芯片、面板等產業鏈基礎環節升級。
在行業應用方面,可以賦能安防監控、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諸多領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幫助。
“超高清是全球視頻技術發展的大趨勢,不僅是引領大小屏視聽體驗革命、促進視聽產業提質升級的新動能,同時也將牽引信息基礎設施迭代升級、拉動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壯大數字經濟,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常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