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500個場景布局應用人工智能;引導中央企業主動向社會開放應用場景……國務院國資委25日召開的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成果媒體通氣會透露的信息顯示,近年來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持續深化,在應用、算力、數據、模型等人工智能產業重點領域取得積極成效。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負責同志在會上表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繼續深化“AI+”專項行動,更加突出應用領航、數據賦能、智算筑基,瞄準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強化行業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布局力度。同時,將積極引導中央企業加大資金投入,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
據介紹,中央企業在工業制造、能源電力、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行業、超500個場景布局應用人工智能,科研、生產、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顯。并且,引導中央企業主動向社會開放應用場景,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加大采購力度等方式,強化與各類企業合作。初步落地一批高價值場景。
場景應用競相落地的同時,智算供給筑牢根基,數據共建穩步推進,模型能力也持續提升。例如,中國移動“九天”、中國電信“星辰”、中國聯通“元景”等千億級大模型具備全模態、復雜推理及智能體應用等能力。
當前眾多企業正在行動起來。中國中車集團黨委常委、副總裁劉可安介紹說,當前“AI+”行動深入推進,工業人工智能正是核心主戰場之一。中車重點打造“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等制造業核心流程場景,構建工業人工智能賦能平臺,加快先行先試,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張闖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央企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大規模的應用場景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能夠加速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水平,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
更加突出數據賦能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據介紹,當前中央企業在交通物流、金融服務、綠色低碳、工業制造、石油石化等重點行業已經匯聚一批高質量數據集,參與多個數據標注基地建設,投資一批專精特新數據企業,初步形成中國電子數據元件及數據工具鏈、中國電信星海大數據、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等一批行業領先的標準化產品。
國務院國資委要求,分批構建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提升通用數據集質量和多樣性以服務大模型訓練,持續參與數據標注產業基地建設,推進數據共享開放,突破數據難題,做強做優數據產業。
在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方面,該負責同志表示,將積極引導中央企業加大資金投入,堅持產投結合、以投促產,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優化人才引育,建立更加符合行業特點規律的人才評價體系,發揮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
“央企掌握著大量的行業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整合、清洗和共享,能夠為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持,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準確性。央企還可以牽頭建立數據標準和規范,促進數據的流通和共享,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張闖稱。(記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