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3月15日電 題:講活“行走的大思政課”——京津冀學子用青春流量賦能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張建新、栗雅婷
架起直播設備、擺放好農產品、布置好背景板……3月的革命圣地延安,迎來了京津冀三地的500余名“新農人”。
近日,“紅創中國 強國有我——京津冀同上一堂大思政課”大學生電商直播創業就業大賽在陜西省延安市正式啟動。直播策劃、紅色研學、助農實踐……來自京津冀三地高校的師生白天走訪農戶了解種植難題,晚上設計營銷方案解決滯銷痛點,思政教育走出課堂,課本里的“數字經濟”“鄉村振興戰略”變得具體可感。
“家人們看這顆蘋果,來自梁家河,每一口都是革命老區的甜蜜饋贈!”南開大學團隊將紅色故事融入帶貨解說。
“家人們看過舞蹈表演,再來看看我們這些農產品,不僅量大質優,還融入了當地百姓的真心真情。”還有大學團隊將文藝表演融入直播帶貨中。
年輕的“新農人”各顯身手,革命老區的農產品則借助青春流量突破地理局限,插上“云翅膀”飛向全國各地。據介紹,去年這項大賽創造了26萬元銷售額,今年有近百支團隊參賽,銷售額預計將再創新高。
“延安精神,絕不只是展覽館里的陳列品,更是奔騰在山河之間、流淌于血脈之中的永恒力量和堅定信仰!同學們在寶塔山腳下開啟直播助農之旅,創造性地將‘革命紅’與‘科技藍’相融合,正是對延安精神的最好傳承。”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研部主任金雪飛說。
除了電商直播助農,京津冀三地的學生們還尋訪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等革命舊址,在梁家河沼氣池前討論綠色發展,在延安革命紀念館聆聽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讓這堂“行走的大思政課”活了起來。
“當我踏入延安這片神圣的土地,仿佛走進了一座沒有圍墻的歷史博物館,這里的一切都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每一個細節都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我更加深刻領會到先輩們扎根土地、一心為民、艱苦奮斗的精神。”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學生馮藝霏說。
天津市教育兩委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處處長楊明表示,延安是一部鮮活的思政課教科書,希望學生們能用腳步丈量歷史,在這片具有紅色革命傳承的沃土上汲取營養,實現成長,也希望學生們能夠在“行走的大思政課”中,感受信仰的力量,激發奮進精神。
據了解,自2023年起,天津市教育兩委發起“京津冀學子同上一堂大思政課”暨“百萬學子回延安 延安精神進校園”活動,已連續舉辦7次,共有近3000名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