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生產線完成通線,汽車核心零部件再添重要支撐;3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車網互動規?;瘧迷圏c,讓汽車化作儲能單元助力電網“削峰填谷”;進入4月,阿維塔、深藍等重慶車企相繼透露多款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車型上市計劃……
開年以來,重慶汽車產業動作頻頻,昔日的燃油汽車“產量冠軍”之城不斷爬坡過坎,向新而行、轉型求變,正加速邁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
換道突圍 造車重鎮“V”字上揚
走進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只見一派科技感滿滿的忙碌景象:現場3000余臺機器人協同作業,一輛輛“問界”新能源汽車有序下線。
這是2024年11月6日在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拍攝的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問界’系列智駕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火爆?!苯衲?月,賽力斯集團發布公告,2024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82.8%,實現營收1451億元,同比增長305%。而就在五六年前,這家由生產微型面包車轉型而來的企業,正面臨品牌不響、銷量低迷的境況。
賽力斯的華麗轉身,是重慶汽車產業換道突圍的一個縮影。作為傳統的汽車制造重鎮,十年來,重慶的汽車產業有過輝煌,也曾跌落低谷。
這是2024年6月7日在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的賽力斯汽車超級工廠拍攝的即將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14年至2016年,重慶以燃油車為主導的汽車產業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產量冠軍。隨后數年,囿于中國汽車市場大環境影響,加上自身產品結構等問題,重慶汽車產業深陷“寒冬”,龍頭企業面臨嚴峻挑戰,產量一度出現“斷崖式”下降。
近年來,重慶搶占新能源汽車發展先機,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三大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之首,昔日的汽車城正加速回歸第一梯隊。
“‘造車’如同‘賽車’,傳統燃油車的關鍵技術和品牌話語權長期被跨國巨頭掌控,我們只有瞄準新賽道,才有望突出重圍?!敝貞c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介紹,隨著國家加快推進汽車產業新能源化,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重慶搶抓轉型機遇,率先布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賽道,推動產業整體升級。
重慶政府部門先后出臺《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以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建設、便捷超充配套設施建設等5個專項行動計劃,集聚和引導10多家整車商、上千家零部件企業面向純電動、插電式、增程式、換電式、氫燃料等多種技術路線全面布局。
2025年3月6日,工人在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總裝車間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一批龍頭企業前瞻未來,快速“變道”。走進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一列整齊排布、造型酷炫、功能多樣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引人注目。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公司堅持每年研發投入占比不低于營業收入的5%,迄今已在新能源汽車“三電”領域突破400余項核心技術,持續推出一批兼具高顏值與高科技的新能源車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身位”。
2025年3月6日,工人在位于重慶市渝北區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電池車間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得益于政企協同發力,目前,以賽力斯、阿維塔、深藍等為代表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強勢崛起。2024年,重慶汽車產量達254.01萬輛,躋身全國城市第二名。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達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今年2月,重慶市有關部門發布新目標:2025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力爭提升至130萬輛。
創新求變 “老樹新枝”再攀高
蛇年春晚,780輛重慶造“問界M9”圍成12個同心圓,智慧數控燈陣協同聯動演出閃耀全場;2025重慶馬拉松,智能駕駛的阿維塔06在前開道,機器人和機器狗“跑團”奮力開跑,共同打造了一場“AI盛宴”。
當前,以自動輔助駕駛、AI+等為特征的汽車智能化進程正在加速。瞄準行業內跨界協同的新趨勢,重慶一批傳統車企加快引入前沿智能化技術,并與先進制造相結合,成功實現“老樹發新枝”的嬗變。
2025年4月13日,自動駕駛網約車行駛在重慶永川城區。新華社發(陳安鑫攝)
在位于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的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數百名來自華為的研發人員正和阿維塔團隊一道,聯合攻關全新車型。
“阿維塔集成了長安汽車、華為、寧德時代三方的優勢,充分引入華為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方面的技術及資源,以及寧德時代在‘三電’領域及能源管理、充電網絡生態方面的能力,實現汽車產業與ICT企業跨界融合?!痹摴究偛藐愖空f,今年一季度,阿維塔銷量達2.45萬輛,同比增長68.4%。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自主技術“護城河”,是引領產業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5年4月11日,無人駕駛清掃車在重慶科學谷數智科創園進行清掃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在動力電池、車載芯片、汽車電子等領域加速突破,重慶則突出政府側、社會側、產業側、企業側“四側”協同,錨定汽車“三電”、智駕系統等關鍵環節和領域,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功率芯片、激光雷達等“補短板”項目相繼落地。迄今,重慶已實現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3大系統、12大總成、56個部件全鏈條布局。
在創新賦能下,重慶龍頭車企“動力煥新”、勢能爆發。2024年,重慶主流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提升至23.6萬元,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占比達48.3%;汽車產業開始向價值鏈高端突破性躍升。
向新無止境,攻堅不停步。今年3月,在重慶市經信部門推動下,多家龍頭企業牽頭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創新資源和科創服務機構,組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智能檢測技術及裝備”“新能源汽車安全車身與智能底盤”3大產業創新綜合體,力爭進一步提升重慶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
搶占風口 “聰明車”駛上“智慧路”
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金鳳城市中心,無人駕駛公交車自動亮起轉向燈,減速并線、平穩過彎……目前,重慶高新區已建成約50公里感知連續覆蓋的城市智能道路,累計接入各類網聯車輛1200余輛。
2025年4月11日,西部智聯工作人員在介紹智能網聯汽車云控平臺。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我們從落地‘車路云一體化’方案、培育‘場景化’智能來破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通過推動‘車、路、云、網、圖’協同為自動駕駛賦能?!必撠熚鞑浚ㄖ貞c)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設運營的西部車網(重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勇說,比如,將路面上的行人、車輛、紅綠燈等信息實時反饋給汽車“大腦”,讓汽車運行更安全、更智能。
當前,重慶高新區正著力建設全國首個可為全類型車輛賦能的示范區,建立了領先的云控基礎平臺和9個生態共建的網聯應用平臺,多渠道開展綜合場景試點,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探索新路徑。如今已有60多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聚集,僅西部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就已孵化16家企業,智能網聯汽車全產業鏈生態圈初步建成。
2025年4月13日,市民在重慶永川城區觀音山公園站乘坐自動駕駛公交車。新華社發(陳安鑫攝)
在“車路云一體化”試點之外,重慶車企長安汽車、上汽紅巖還入圍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今年2月,長安汽車對外宣布,未來3年將推出35款數智新汽車,2026年天樞智駕將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2028年進一步實現全場景L4級功能。
而在重慶永川區,已全域開放1576平方公里、指定雙向1480公里測試道路,服務L3、L4級自動駕駛車輛203輛,測試里程超430萬公里。
“如果說新能源化是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上半場’,那‘聰明車+智慧路’就是‘下半場’。”重慶市經信委主任王志杰表示,重慶因勢而動,正深入實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協同跨越”行動。
這是2024年6月6日拍攝的重慶市兩江新區明月湖超充示范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一方面瞄準汽車電子、功率半導體、輕量化材料、高端裝備等產業發力攻堅;另一方面,加快建設“便捷超充之城”“車路云一體化”標桿城市和自動駕駛生態高地,規劃到2026年打造覆蓋道路里程超5000公里、人口超1100萬、支撐服務車輛數超100萬的“車路云一體化”標桿城市。
2024年6月6日,市民在重慶市兩江新區明月湖超充示范站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后離開。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下一步,我們還將圍繞整零協同、軟硬結合、場景牽引、數字賦能、自主創新、品牌提升六個方面,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建國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先進制造業集群?!蓖踔窘苷f。
文字記者:柳昌林、張桂林、黃興
視頻記者:趙小帥
海報設計:張楨
統籌:郁瓊源、戚文娟、李逾男、邱星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