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不過家鄉美,新興越來越美了,很享受現在的生活,青山綠水常在,生活幸福美滿。”說這話時,今年逾60歲的梁建斌悠然坐在離家不遠的洞口咀休閑公園,公園旁就是新興江。
梁建斌的家在位于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的新城鎮洞口圩,當筆者近日踏入洞口咀(洞口圩附近),新興江美麗的風光盡收眼底,綠水映著翠竹滿眼蒼翠,讓人留連忘返。2014年以來,新興全縣上下共同保護新興江,守護母親河長治久清。
六年過去了,新興江水質實現持續改善,并穩定在Ⅲ類水標準。江畔鄉村則變得更加讓人羨慕和留戀,新興江更清澈,鄉愁更濃郁。
●文/圖 梁桂嬋
水變清了
“近幾年,新興江水質越來越好了,以前黑臭水體讓人難以忍受,現在碧波蕩漾,空氣清新,連呼吸都是甜的。”有著26年漁民生活的梁建斌談及新興江這幾年的變化,信心滿滿。
梁建斌告訴筆者,作為漁民,他能深刻地感受到,被污染的新興江是如何傷害他們的。“水質好,魚的肉質就好,水質不好,魚的質量和數量都會下降。”
新興江由南向北貫穿新興縣全境,匯合了集成河、船崗河、簕竹河、迴龍河、共成河五大支流,被當地人稱為“新興的母親河”。然而,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的逐漸增加以及畜禽養殖發展,前些年,新興江水體污染負荷大,超過河流自凈能力,水質惡化嚴重,存在黑臭水體,出現居民避而遠之的現象。“幾年前這里河水發黑發臭,河床淤泥堆積,捕魚回來要在家里沖洗手腳,因為實在太臟了。”梁建斌對此記憶猶新,回憶起曾經那又黑又臭的河水,連連搖頭。
太平鎮連泰村也是新興江畔鄉村之一,依傍在新興江支流——集成河旁。望著眼前的清流,連泰村民梁叔回憶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在河里抓魚的情景。梁叔說,早在十年前,隨著畜禽養殖、廠房的增多,污水直排河流,集成河的河水越來越黑臭。“以前河里的水就像墨汁一樣,黑黑的,還散發出陣陣異味,連澆菜都不敢用。”
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如何保護母親河,治理新興江”成了新興黨委政府亟須解決的問題。從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抓深化改革惠民生;從經濟的角度看,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資促轉型;從文化的深度看,治水就是抓現代文明樹新風;從社會的維度看,治水就是抓平安穩定促和諧;從生態的尺度看,治水就是抓綠色發展優環境。治水興水,是民心所向、民心所望。
發展的關鍵時刻,新興黨委政府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興江整治,刻不容緩。2014年6月,一場“整治新興江、保衛母親河”的攻堅戰在新興全面打響。
新興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興江整治工作,迅速成立新興縣城區和新興江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綜合督查組,全面負責縣城區和新興江環境綜合整治的具體工作。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督辦水環境整治,多次召開會議并現場調研,要求按照“新興江的環境狀況明顯改善,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逐年提高,‘不黑不臭’‘達到Ⅲ類標準’‘穩定在Ⅲ類標準’”的整治目標,逐條編制新興江整治方案,抓緊落實整治。
在科學分析新興江污染成分的基礎上,新興研究制定新興江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和具體措施,2017年5月起,施行最嚴治水“新10條”,明確新興江整治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科學治理、綜合施策,通過“抓源頭、治中間、清末端”,抓好新興江環境綜合整治。
通過高標準、高質量系統推進新興江流域污染防治、雨污分流、生態改造等工作,全面提升新興江的水環境和水生態,新興江水質得到極大改善,目前已達到并穩定在Ⅲ類水標準,新興江逐步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愿景。
“如今,經過整治,新興江的水變清了,隨處可見金燦燦的黃沙灘,還有很多黃沙蜆。”梁建斌告訴筆者,新興江水質好的時候,河中金燦燦的黃沙和黃沙蜆也會更多。“希望這些不再是記憶,而是重新成為現實。”
生活變“綠”了
碧水汨汨的新興江,悄無聲息地穿過禪都,岸堤屋舍錯落有致,橋上杜鵑盛開點綴得恰到好處,新興人民安居樂業,一片寧靜祥和。要發展產業經濟,又要保護生態環境,“魚和熊掌”如何兼得?在探索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上,新興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既形成了產業、市場、企業齊頭并進的勃勃生機,又在治水成果中展現了如詩如畫的美麗畫卷。
郁郁蔥蔥的生態植被奪人眼球,層林疊翠散落在山谷之中,唐朝樣式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俯觀林木,花紅柳綠,園區道路如龍奔蛇走,峰回路轉……2019年8月以來,新興金臺山智慧公園成了新晉“網紅”景點,吸引大批市民前來“打卡”。
可曾想到,數年前,這里的每個山頭都有多家養殖場,廢水直排、異味嚴重等影響環境現象頻頻出現。2014年,隨著新興江整治的深入,該處的多家違規養殖場被關閉清退,取而代之的是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打造的金臺山智慧公園成為了以“禪”為文化依托的粵西地區公園新標桿。
無獨有偶,位于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區的集成河一河兩岸蘆溪芳甸景區也是新興治水治出的“網紅”景點之一,前來游玩觀賞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市民游覽之余,紛紛感嘆集成河的華美蝶變,攜家帶口拍照留念。景區里處處生機勃勃,無不彰顯著新興江整治提升新興生態環境、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豐碩成果。
禪都新興,環境更美好,生活更幸福。2019年11月,新興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十大特色休閑縣市”;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第一批精選試點村、連片推進村和試點縣名單,在全國共15個試點縣中,新興作為廣東省唯一代表入選。此外,新興順利通過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復審,今年8月再次被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如今,新興全縣上下聯動,手牽手創建文明新興;全民參與,心連心打造魅力禪都。
道路兩邊綠樹成蔭,碧水、藍天、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這便是生活在新興的人們最真實的感受。擁有這樣美好的環境,新興人們的臉上都綻放著笑意。沿著新興江畔而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故事不斷上演。
越是高速的發展,越是需要尋找心靈的港灣,越是渴望綠色怡人的空間。盡管水更清了,“但比記憶中的還是差一點,小時候去新興江,口渴了捧起水就能喝。我們要把水變得比以前更好。”梁建斌說。與梁建斌一樣,新興廣大百姓都有著這樣的決心與信心。
問渠那得清如許?科學治理是關鍵。六年來,新興通過不斷探索,治水方法愈加科學、精準,通過鐵腕推進,走出了一條“讓保護更嚴格,讓發展更充分”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只有水更清,環境更好,才會留住人,留住鄉愁。“再美不過家鄉美,新興越來越美了,很享受現在的生活,青山綠水常在,生活幸福美滿。”梁建斌表示,新興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不變的是濃濃的鄉愁和美好的期待,他對家鄉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亮點
還水于民
人水相親
初秋時節,置身新興江支流之一——集成河龍山段,溪水潺潺,人在棧道上行走,猶如進入了世外桃源。每到傍晚或周末,這個集人文文化與生態自然為一體的河道景觀生態長廊,瀑布水景與兩岸的棧道相映成趣,形成獨特的風景線,成為市民游客的“網紅打卡點”。
“集成河水質越來越好,河里的魚也多了起來。”說起集成河發生的喜人變化,家住六祖鎮雅岡村的伍大叔喜笑顏開。
“如果小跑起來,10分鐘可走完。若是放慢腳步,蹲下身來親近一花一草、一蟲一鳥,那是千百次都不夠的。”傍晚時分,家住新興縣城的梁小姐專門來到集成河蘆溪芳甸散步、游玩,并對集成河兩岸景觀贊個不停。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過治水順勢打造休閑之地,讓群眾共享治水紅利,新興在不斷實踐中。以河為軸、以水為魂,新興打造集行洪通道、生態廊道、休閑漫道、綠產鏈道、文化驛道“五道合一”的碧道,實現功能型河道向服務型城市公共空間轉變,真正做到“還水于民”,實現人水和諧共生、人水相親。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