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2日電 題:三大務實合作平臺落戶2025年上合組織峰會舉辦地天津
新華社記者李鯤 宋瑞 馬博文
2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綠色產業合作平臺、數字經濟合作平臺、職業技術教育合作中心在天津揭牌成立,開啟這座城市國際合作新篇章。
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屆峰會取得八大成果,其中之一便是設立6個務實合作平臺,包括成立中國-上合組織能源、綠色產業、數字經濟三大合作平臺,以及科技創新、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其中三項落戶天津。
“上述平臺和中心旨在以中國新發展為上合組織提供新機遇,向所有上合組織國家開放,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9月1日,中方介紹本屆峰會取得的八大成果時如是評價。
這是9月2日拍攝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經濟合作平臺揭牌儀式現場。新華社發
天津市副市長翟立新認為,務實合作平臺落戶天津,既是上合組織框架內務實合作的重大舉措,也是天津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大里程碑。
作為中國北方對外開放高地,天津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海陸交匯點、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東部起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河海交匯的特殊地理位置,滋養出天津開放包容的胸襟,使之成為繼上海、北京、青島之后,第四座舉辦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城市。
近年來,天津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發展行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積極進展;獲批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平臺經濟規模達到6000億元,數字化應用場景豐富;連續舉辦兩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首創魯班工坊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品牌,在8個上合組織國家建設了10個魯班工坊……
負責上合組織中方國家協調員工作的范先榮大使2日在天津表示,天津在上述領域優勢突出、基礎扎實,6個務實合作平臺中有2個平臺、1個中心落地天津,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天津的信任,以及對天津這些方面實力的認可。
這是9月2日拍攝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綠色產業合作平臺揭牌儀式現場。新華社發
綠色產業合作平臺下設綠色產業合作聯盟、綠色產業合作促進中心等推動務實項目合作,并依托天津子牙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綠色產業發展合作區。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表示,綠色產業合作平臺將促進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產業政策交流、項目合作、資源共享,助力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攜手建設生態文明,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智慧與方案。
數字經濟合作平臺將針對上合組織國家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與合作需求,加強供需對接,深化生態合作,吸引上合組織多元主體積極參與平臺建設,積極推動上合組織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硬聯通”、數據規則標準“軟聯通”、數字經濟人才“心聯通”。國家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余英說,將面向上合組織國家務實謀劃并推動落實一批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強化各國城市間、企業間、高校間、智庫間多維度、多層次數字經濟合作紐帶,攜手上合組織國家強化數智賦能、實現產業升級。
職業技術教育合作中心秘書處設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由該校牽頭負責具體建設任務和日常運行保障。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副校長米靖說,該中心將圍繞拓展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合作路徑、推進上合組織國家產教融合縱深發展、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國際培訓、深化職業技術教育合作研究、提升職業技術教育教師能力、推進職業技術教育國際認證與標準建設等六大重點任務開展建設。
這是9月2日拍攝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職業技術教育合作中心揭牌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在天津揭牌成立的2個平臺、1個中心已設立具體的工作架構,包括執行委員會等決策機構、秘書處等協調推進和發展規劃機構以及促進中心等推動務實合作,并設置了實體化載體,配置專職人員。
“天津峰會取得的一系列成果,為區域多領域合作提出了新方向和實施新路徑,為深化合作注入新動能,將助力上合組織在更高水平合作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也為地區和世界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劉華芹說。
業內人士認為,在地緣政治沖突頻發、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加大的當下,上合組織將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從天津再出發,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推動多領域緊密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繁榮美好的上海合作組織新家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