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9月2日電 題:香港推出多個抗戰勝利專題展激發各界愛國情懷
曹霽陽、孟佳、黃茜恬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近期香港多個展館舉行展覽活動,全面展現抗戰歷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引發香港市民共鳴。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型巡回展覽”,8月22日至29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覽期間共有近10萬人次入場參觀。
此次展覽設有4個展區,涵蓋570張圖片以及近5萬字的文字資料。通過豐富的布展形式,搭配沉浸式體驗裝置、視頻影像及實物展示,為公眾生動再現歷史場景。
8月28日下午,在展覽結尾處的電子獻花裝置前,頭發花白的香港市民李先生輕輕摘下帽子,鄭重鞠躬,虛擬的白花在屏幕上緩緩盛放。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先生剛開口說到“我們作為中國人……”就哽咽了。然后他聲音顫抖卻堅定地說:“很多先輩為了勝利犧牲了,我們作為中國人,要繼續努力。”
在介紹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抗戰事跡的展板前,香港市民施女士駐足良久,不時舉起手機拍下關鍵段落。她言語中難掩激動:“作為香港人,為香港在抗戰中做出的貢獻感到自豪。”
香港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與多個公務員團體代表參觀展覽后表示,要鼓勵“新生代”參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相關活動,感受先輩為國家付出的努力,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8月26日開幕的“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同樣引人關注。這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國國家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聯合主辦。
本次展覽精選了183件代表性藏品和89幅歷史照片參展,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82件展品,其余101件由香港歷史博物館及本地收藏家暨文博單位提供,約60件首次在香港展出。
在展廳內,展覽重構了一處香港淪陷時期拘留營的場景,讓參觀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日軍侵占香港的暴行及香港人民承受的苦難。一位中年觀眾在此駐足,他表示:“感覺壓抑、憤怒,希望后代永遠不要忘記這段黑暗歲月。”
展覽還設有教育互動區,通過多媒體展示及互動裝置,讓公眾尤其學生正確認識抗戰歷史。
近幾天,正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舉辦的“風雨同舟 共建和平——粵港人民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迎來不少專程前來參觀的市民。
這次展覽由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與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從8月29日展出至明年7月8日。
展覽聚焦面對外敵入侵時,粵港兩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血脈相連、團結一心、共同抗敵的歷史,同時緬懷抗日英烈及遇難同胞。此次展出約40件/套抗戰文物,重點展品包括1944年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給予有功人員的模范銀戒指、由作家郭沫若所著的《全面抗戰的認識》、東江縱隊隊員使用過的布胸章和望遠鏡等。
今年已90歲高齡的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作為主禮嘉賓參加了展覽開幕禮。“希望我們的年輕人,不要忘記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戰先烈。”她說,“學好歷史,練好本領,我們每個人都努力為實現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除該專題展覽,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還開設了介紹抗戰歷史的常設展覽。開展以來,參觀人數超過16萬人次,包括來自400多所學校的近3萬名學生。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8月30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特區政府高度重視相關紀念活動。他鼓勵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一代,把握機會多去參觀有關抗戰主題展覽,認識及銘記抗戰歷史,進一步體會艱苦的抗戰歲月和抗日英烈的貢獻,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